参奏云歇的折子一封送到御书房,又都叫林阙原封不动的打了回去,顺手降了几个说话格外难听的官员,耳根子是清净多了。
这边的事情刚告一段落,另一边世家又闹起来了。
因着选官一事。
从前选官都由世家推举人才,前朝末年便有了科举制,这东西出来就是为了前置世家的,只是前朝末年,战火不休、自顾不暇,这制度未能成功推行。
后来大小诸国林立,部分的国家试图推行科举制,只是世家力量依旧强大,不肯放权,始终未见成效。
宣国自林灼登基始,就不留余力的与世家争权,推行科举势在必行,几年下来也有了不少成效,如今高官大多数仍由贵族把持,但是底下大多都是寒门子弟,不再是百年前那种放眼望去,满朝堂竟是王孙贵族的局面了。
林灼还限制了世家每年推举人才的数量,规定一年一家最多三人,且爷父孙三代不可同朝为官。
林灼那动不动就要砍人的性子,朝堂职位时有空缺,如果单凭世家推举,那定是不够的,寒门子弟就占了大头,世家自然不乐意,只是不乐意也没法子,这位皇帝军政大权据握手中,你上一秒反对,下一秒他就能让重兵围了你的府宅。
这是对待不听话人的做法。
像是那帮听话的,就比如霍家,明明人丁不怎么兴旺,家中也没有什么得力能干的人才,但是因为带头的听话,皇帝喜欢,大把的银子砸下去,砸也砸出了个高官。
两方一对比,乖顺下来的人渐渐多了。
几年过去,宣国居然是推举制推行的最成功的地方。
如今林灼身死,世家的心渐渐活泛起来了。
头一个皇帝是厉害的,再来一个厉害皇帝的概率也不大,世家渐渐有所动作,几封要求废科举的折子就递到了御前。
林阙粗略瞅了一眼,大致就是说科举制逆天而行,有违祖宗家法,不易于君臣和睦,又容易寒了老臣的心之类的话。
左右不过那几句车轱辘话,来回□□。
林阙只瞧了一眼就觉得没意思,吩咐宫女拿着这几封折子去垫桌角了。
其实宫中的物件自然是好的,哪来那么多桌角需要垫,他要的不过是这消息传出宫外打那帮人的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