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口口声声所言,只能渡己,却不能渡天下所有人,此乃不过是小乘佛法而已。”
"啪
"的一声,空无大师手中佛珠线断,一百零八颗檀木珠子滚落一地。
老僧面色苍白,怔怔望着宁枫:
“小乘佛法?殿下这世间难道还有大乘佛法吗?”
"自然。
宁枫大笑一声:
"大乘佛法有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印刷经书使万人得闻佛法,这才是真正的渡天下人!
“印刷术可以让一部心经传遍天下,而不仅仅只是拘泥于秋水寺,这便是你我之间的差别,也是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之间的差别。”
"大乘佛法?渡己还是渡天下所有人?
"空无大师手中佛珠一顿:
"老衲研习佛经六十载,从未听闻此说。
满殿哗然。
几个年轻僧人交头接耳:
"小乘大乘?这是什么分法?
宁枫起身负手,声如清磬:
"小乘者,如《阿含》所说,重个人解脱,渡的是己身,修的是自己。
“而大乘者,提倡的是普度众生,众生皆可渡!”
他忽然转向殿外信众:
"在场可有买不起手抄经的善信?
七八个布衣百姓怯生生举手。
一位农妇抹泪道:
"民妇想供《心经》为亡夫超度,可三钱银子够全家半月口粮......
"大师请看。
宁枫从怀中取出账册:
"秋水寺去年售经八百卷,每卷盈利二钱银。
“若改用印刷,可产万卷,每卷只取利五分,反多得百五十两香火钱,更能让九千二百人得闻佛法——
他直视空无大师:
"这算不算'不住相布施'?”
空无大师面色骤变,锡杖在地上划出深深痕迹:
"荒诞!《中阿含·罗摩经》明言'独一静处,专精禅思',岂能以多寡论功德?
"《金刚经》第七品云何?
"宁枫突然发问。
"'无我相、无人相......'
"空无大师脱口而出,突然语塞。
宁枫朗声接道: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师执着于'抄经'之相,岂非违背佛说?
佛家有言,我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我,见我就是见到了众生,这个意思放在这里便是在指责空无大师不应该只看中手抄经书,而应该接纳各种形式出版的经书。
因为经书就是经书,不管是如何产生的,只要是经书,都能够普度众生。
文子渊听得激动之际,忍不住高呼:
"殿下妙解佛法!
"老衲...老衲修行六十载,竟不如殿下看得通透!
空无大师颤巍巍起身,竟向宁枫行了个大礼:
"请殿下收老衲为弟子!
这一变故,惊得殿内外众人无不骇然。
那位先前出言讥讽的锦衣老者直接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佛子现世!这是佛子现世啊!
宁枫连忙扶起空无大师:
"大师折煞我了!我不过是个俗人,哪敢当大师的师父?
"达者为师!殿下佛理精深,老衲心悦诚服,若殿下不收,老衲便长跪不起!
空无大师却执意不肯起身。
殿外香客见状,纷纷跪倒一片,口称
"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