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他的星辰大海(2 / 2)

其实朱瞻墉在乐浪郡的一言一行朱祁镇都知道,只是碍于老太太还在,并不想发落他,再有就是元山港也确实离不开他。

最近,中枢也接到了南直隶海关的不少奏报,弹劾朱瞻墉利用皇家商会的商船走私牟利。

最终,朱祁镇说道:“三叔的王宫是原平壤李氏的景福宫改建而来,虽然没有京城王府那般奢华,可孙儿也见过,里面亭台楼榭,荷塘假山,殿宇重叠,倒也还住的。”

老太太明白,自己这个大孙子是不同意三儿子扩建王府的事儿,于是叹了口气道:“你是皇帝,你看着办吧。”

老太太虽然爱子心切,心疼儿子,可她心中更有大义。

其实老太太早就给朱瞻墉回了一封信,信中对朱瞻墉严厉斥责了一番,并且苦口婆心的劝他不要在封地胡闹。

“回吧。”老太太站起身,在宫人的搀扶下慢慢的朝庄子里走去。

夕阳下,祖孙俩一前一后,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夕阳的余晖将祖孙俩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

在凤凰庄用完晚膳,朱祁镇便回了皇城。

当晚,朱祁镇夜宿坤宁宫。

两月不见,夫妻二人缠绵不休,直到子时,二人这才相拥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朱祁镇就已早早起床,晨钟响起,朝会开始。

内阁将这两个月内的政务一一做了汇报,朱祁镇只是偶尔附和两句,并没有过多插话。

直到快要散朝时,内阁代为转呈的江南造船厂的一份奏折中的内容,引起了朱祁镇的重视。

奏折中说这两年偶有红夷的商船来往南直隶各码头,且他们的商船船体较长,通常有5到6个桅杆,并且还装备有大量重型火炮,这种船具有较强的续航能力和火力,在远洋航行中丝毫不逊于大明的福船。

甚至这种船在海上行驶速度和转向速度比大明的福船、广船更具优势。

“盖伦船?”朱祁镇脑海中蹦出三个字。

同时,他还想到了另外一种欧洲海船:夹板船。

夹板船是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欧洲另一种重要的海船类型。它的特点是船体结构坚固,通常有多个桅杆和火炮,火力密集。

夹板船在海上战斗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对抗明朝的福船等大型战船时,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明朝的海军在面对夹板船时,技术上已经明显落后。

“若是能仿造盖伦船和夹板船,大明的海军将无敌于天下,自己心中那副征服星辰大海的梦想。”朱祁镇想着,嘴角不禁上扬。

看皇帝的脸色,王佐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出班奏道:“皇上,朝廷每年拨给江南造船厂的银钱就达二百万两,如今黄河改道耗费巨大……”

听王佐如此说,朱祁镇心中不悦,不过也没表现出来,而是宣布朝会结束,自己则是直接回了乾清宫。

回到乾清宫后,朱祁镇叫来了工部尚书周忱。

君臣二人在书房内聊了足足的两个时辰。

谁也不知道二人聊了什么,只知道周忱回到工部后将差事安排妥当后,当天就带着工部的营造司的官员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