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望晴迅速打开药箱,取出一块干净的布,蘸了些温水,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试图为其降温。她一边擦拭,一边轻声安抚妇人:“大嫂,您先别着急,把孩子的情况跟我说一说。”
妇人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讲道:“这孩子从前天开始就有点咳嗽,我本以为是小毛病,没太在意,谁知道今天突然就发起高烧,还一直哭闹,怎么哄都不行。”
唐望晴微微点头,一边听着妇人的讲述,一边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她轻轻翻开孩子的眼皮,查看眼球,又看了看舌苔,接着伸手为孩子把脉。孩子因为难受,不停地扭动身体,唐望晴只能一手稳稳地握住孩子的小手,另一手感受着脉象的变化,眼神专注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迹象。
一番诊断后,唐望晴神色稍缓,对妇人说道:“大嫂,孩子这是外感风热,加上体内有积食,所以才会发烧哭闹。我先给他开一副退烧药,再配合推拿,帮他消消食,应该很快就能好起来。”
说罢,她迅速从药箱里取出几味草药,递给妇人:“大嫂,您按这个方子去抓药,熬好后给孩子喝,一天三次。”接着,唐望晴让妇人把孩子平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开始为孩子推拿。她的双手轻柔却又不失力度,按照特定的穴位和手法,在孩子的腹部、手腕等部位轻轻推揉。孩子起初还哭闹不止,渐渐地,在唐望晴的推拿下,哭声逐渐变小,最后竟沉沉睡去。
周围围观的人见状,纷纷发出赞叹:“这小大夫可真有本事!”
“是啊,这么快就把孩子哄住了。”
妇人感激涕零,拉着唐望晴的手说道:“大夫,太感谢您了,您可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唐望晴微笑着摇摇头:“大嫂,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孩子没事就好。您记得按时给孩子喝药,要是还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唐望晴刚从孩子身边起身,人群瞬间爆发出一阵惊叹与议论。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微微颤抖着竖起大拇指:“此女年纪轻轻,医术竟如此精湛,真乃杏林奇英!”
旁边一个年轻后生满脸钦佩,转头对同伴说道:“我本以为她只是个毛头丫头,没想到出手这么利落,这看病的本事,比那些老大夫都不差!”
孩子的母亲激动得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在唐望晴面前,泣不成声:“恩公呐,您就是我家孩子的再生父母,大恩大德,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唐望晴连忙伸手扶起妇人,轻声安慰:“大嫂,快别这样,孩子平安无事就是最好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原本还心存疑虑的病患和家属,此刻眼神里都充满了希望与信任。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急切地挤到前面,说道:“大夫,求求您也给我家孩子看看吧,他这几天总说肚子疼。”
紧接着,又有人喊道:“大夫,我这胳膊疼了好几个月了,您给瞧瞧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里满是对唐望晴的期待,场面一时热闹非凡,而唐望晴也迅速投入到下一轮的救治中,有条不紊地为每一位病患答疑解惑、检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