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火种源的解释,洪磊觉得很有道理。
“那就算了,看来是没办法走捷径了。”
说话间,火种源载着两人进入到了机械母巢内。
机械母巢里面的空间非常大,大量的机械布置在空间通道的左右和上下,同时还有大量的钢铁怨灵,现在应该叫机器人在里面忙碌。
“限制机械母巢规模的唯一因素就是机器人的数量,只要机器人的数量足够,原材料能够供应的上,机械母巢的产量可以无限高。”火种源骄傲的介绍道。
“管理方面没有限制吗?”洪磊问道。
人类建设制造企业,企业规模越大,管理成本就会越高,直至管理成本超过收益。
“机械母巢的管理者对就是头顶上的智能量子芯片,以它的算力,管理拥有上百亿机器人的机械母巢也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洪磊之前听火种源介绍过,机械母巢里面的机器人相当于维修员,主要是保养维护机械母巢里面的生产机械。
10个人负责的机械,就相当于蓝星人类上千人的科技工厂产量。
上百亿机器人,岂不是相当于上万亿人的科技工厂产量。
不敢想,太恐怖了。
“你的超载重构目前的产量如何?”洪磊问道。
“若是什么都不干,能量供应充足的话,可以做到日产一千吨。”火种源回道。
超载重构可以通过消耗生命值或者魔法值,将含有金属的物质分解,将金属单质分解出来。
就比如“石头”,里面其实大部分都是金属单质。
眼下建造机械母巢的金属,就是火种源自己分解合成出来的。
否则以三石公司的体量,完全不可能从蓝星大规模兑换基建材料用于支撑机械母巢的建设。
“到了。”
火种源停下飞行,扭动身躯,将洪磊和柳心怡放到了一处平台上。
洪磊从看向这处平台里面的机械设备,看起来比较像蓝星的芯片制造厂。
“这是我根据东大‘光刻厂’的思路,设计制作出来用于制造芯片的光刻设备。”
“目前可以大批量制造1微米制程的芯片,可以敞开了供应。”
光刻厂,就是相当于把光刻机放大,然后通过大功率‘力大飞砖’的解决没有高端光刻机的问题。
光刻机需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在极短的距离内,把图案精确的投影到纳米级别的制程。
东大在芯片落后时期,为了弯道超车,研究了光刻厂,通过极大的延长光的行走路径长度,从而减小‘微操’的难度。
这种方案阶段性的适合国情,后来因为在光刻机方面追上了世界水平,这种方案就逐渐被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