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魏廷玉一直微阖的双眸倏然睁开。
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此刻终于掩饰不住眼中的震惊。
那个籍籍无名的白起,竟真的打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大捷?
朝堂上一片死寂。
唯有武阳侯李纯罡的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果然,他所料不错。
那白起不简单…
陛下敢在削藩之际将兵权交给一个无名之辈,敢无视群臣的非议,所倚仗的,从来就不是什么鲁莽的自信。
而是足以碾碎一切阴谋的绝对力量!!
"好一个以力破之..
"武阳侯看着上首那位,心里越发敬畏。
此战后,天下算是彻底认清了朝廷的实力!
作为先帝信任倚重的武侯重臣,他深谙用兵之道,更比任何人都清楚,白起这一仗的精妙之处。
那火攻的奇策,诱敌深入的算计,听起来就惊世骇俗…
"白起将军大胜,众爱卿为何噤若寒蝉?
陈星河的声音惊醒了沉思中的群臣。
武阳侯当即踏前一步,躬身抱拳道:
"臣为陛下贺!此战足见白起将军乃不世出的帅才,更见陛下慧眼如炬!
这一声如同惊雷炸响,满朝文武顿时回过神来,齐刷刷跪倒一片。
陈星河缓缓起身,环视下方文武百官一眼后,缓缓开口道:
"白起立此殊勋,确应当贺,朕有意封白起为武安君,授平虏元帅印!”
“待其平定天下藩镇后,再行封赏...众卿以为如何?”
随着陈星河话音落下,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封君!这可是比侯爵更高一级的爵位!仅比公爵低一级,何其尊贵!
大武立朝八百年,得此殊荣之人不过一手之数!
更让文武百官们震惊的是,陛下竟要授予白起平虏元帅大印,这可是能节制天下兵马的实权。
群臣中,几名大臣抬起头,想要说点什么,但对上陈星河的目光之时,又强忍着咽了回去。
毕竟,陛下金口已开,哪个不长眼的大臣敢站出来反对?
除非是想去东厂的诏狱里走一遭…
"陛下圣明!
"武阳侯声音洪亮,抱拳的双手却微微发颤,
"白起将军若真能平定天下诸藩,封君之荣实乃众望所归!
这一嗓子惊醒了呆滞的群臣,顿时谀词如潮:
"武安君之位非白起将军莫属!
"陛下慧眼识珠,臣等心悦诚服!
见群臣口调一致,陈星河点点头。
"准奏。
轻飘飘的两个字落下,却似千钧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几个老臣偷偷抹去鬓角的冷汗。
他们知道,今日这场朝会之后,大武朝的格局怕是真要变天了。
……
皇极殿。
陈星河坐在御案前的龙椅上,冷眸审阅着白起从前线传来的奏报。
奏报开头的一行文字,触目惊心:
“臣请陛下准许坑杀十二万降卒!”
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血腥之气,在静谧的大殿中,弥散开来。
奏报上详细记载了白起如何示敌以弱,如何诱敌深入,如何在二十万联军踏入那死亡沼泽后点燃大火,看着那二十万大军在火海中挣扎溃散!
陈星河的目光在“坑杀”二字上停留许久,指节无意识的敲击着御案。
原本以他的想法,这十二万条性命!即使都是叛军,那也终究是大武帝国的子民。
但白起提出的建议却是一针见血,让他不得不考虑。
这些降卒,多是诸藩精锐,更是主力军!被各藩镇洗脑多年,早已成了他们的私军!收编也是隐患!
若尽数坑杀,不仅极大削弱联军的实力,省去了粮草的消耗。
最重要的是能对诸藩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慑效果!!
那些还在观望中的藩镇也必然肝胆俱裂,丧失战意。
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况且,白起说的不错。
以血警示天下,乱世,当用重典!!
想至此处,陈星河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提起朱笔在奏章上重重批下一个字。
“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