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朕欲拜诸葛爱卿为国相,总领朝政。(2 / 2)

这位新上任的老臣须发微白,脊背却挺得笔直,紫袍玉带在晨光中微微颤动。

“此人既无科举功名,又无治世贤名。”刘继文笏板直指诸葛亮,声音如金铁交鸣。

“陛下何以断言其才?老臣遍阅典籍,从未闻'卧龙'之名!倘若...”

他喉头滚动,突然撩袍跪地,“倘若此乃欺世盗名之辈,借机祸乱朝纲。”

“我武朝八百年基业,岂不危矣?”

话音未落,吴阁老也随之出列。

他双手轻微颤抖,腰间鱼袋哗啦作响:“陛下明鉴!国相之制,始于前夏也!八百多年前,正是因为那国相和那魔门妖女相互勾结,祸乱朝纲,才使得整个前夏灭亡!!”

“而太祖高皇帝废除此制,正是防止权臣擅专祸国...”

“今陛下...竟要复立此位,还委于...”吴阁老目光瞥向羽扇纶巾的身影,喉间挤出嘶哑的冷笑:“一介布衣狂生?老臣...死不瞑目啊!”

殿中烛火忽地一暗。

诸葛亮羽扇轻摇,八卦玉佩在腰间泛起幽光。

他缓步上前,在两位老臣惊愕的目光中,躬身拾起了刘继文跌落的笏板。

“刘大人此言,倒让亮想起一个典故。”

他双手将笏板奉还,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八百年前,夏灵帝在位时,便有人说过同样的话。那时夏癸帝尚未继位,大夏国祚犹在......”

羽扇轻摇间,殿中烛火无风自动,在青砖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那光影竟渐渐凝聚成一副古老的朝堂景象:一位紫袍大臣正在殿中慷慨陈词。

“当时那位御史大夫,也是这样劝谏灵帝废除国相之位,分权于‘三相’互为制衡。”

诸葛亮指尖轻点,光影中的场景骤然变幻,显现出夏朝末年的乱象,“可结果呢?三相分权之下,六部尚书各自为政,反而让奸佞之辈有了可乘之机。”

他忽然转身,羽扇直指殿外矗立的九鼎:“大人可知,当年毁掉夏朝九鼎龙脉的,正是借着'三相分权'之名,互相推诿责任的六部官员!”

八卦玉佩突然泛起幽光,在空中投射出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左侧是夏朝开国时,国相文尚公辅佐明君开创盛世的场景;右侧则是末年三相互相倾轧的乱象。

“官职何辜?”诸葛亮的声音突然提高。

“关键在于...”

他羽扇猛地合拢,两幅画面

"砰

"地碰撞在一起,化作点点星光消散。

“坐在这龙椅上的,是圣主明君,还是…为美色所惑、亲小人远贤臣的昏聩之君!”

星光重新凝聚,显现出夏癸帝醉生梦死、宠信妖女奸佞的君王影像。

最后一字落下,殿中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玉碎声,竟是刘继文腰间玉佩自行崩裂。

老御史脸色煞白,踉跄后退数步,被身后的梁柱挡住才稳住身形。

诸葛亮却已转向御座,长揖及地:“陛下明鉴,当年文相能辅佐夏祖开创四百年盛世,今日...”

他缓缓直起身,目光如电扫过满朝文武:“亮愿以这项上人头作保,若三年之内,武朝不能重现'九鼎重光'之象,甘愿受五马分尸之刑!”

金銮殿内,时间仿佛凝滞。

陈星河倚在龙纹御座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鎏金扶手。

他的目光完全被诸葛亮腰间那枚八卦佩吸引,那玉佩此刻正泛着幽蓝色的光晕,八百年前的朝堂影像如流水般在殿中流转。

光幕中,夏灵帝的龙袍纹路都清晰可辨。

“有趣...”陈星河唇角微扬,这可比钦天监那些老道耍的戏法高明多了。

他注意到玉佩表面浮动的卦象并非静止,而是随着影像变幻不断重组,隐约构成某种玄妙的阵法。

这真是个好宝贝啊!!

场中的文武众臣也是一脸傻眼,这一手大影像播放术,算是彻底让他们看到了诸葛亮的神迹,实在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