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出屏风时,听得殿内太后若有若无的一声叹息,“如今,予竟也不知,为了江山社稷,将他养成这般性子,究竟……是好是坏了。”
之后便是宣谙的低声劝慰,再听不清了。
李晁心像是破了一个洞,有些木木的,渐渐连疼都感觉不到了。
过往的光阴一寸寸侵袭,前所未有地清晰。
从很小的时候,面对一些提议与管束,她小心翼翼地问可不可以不要,他以为她不懂,很认真地与她讲道理,不厌其烦。
却不曾留意到,她眼中的希冀慢慢泯灭,浮现起难受与落寞。
那时她那么小,刚到宫中,与母后也并不相熟,他迟了十几载,到了此刻方意识到,对于她来说,那是身不由己的寄人篱下。
她应是不懂的,因为与之前相比,已是犹如天堂。
后来,她慢慢长大,与母后极为投缘,比亲生母女还要亲,渐渐活泼明媚,张扬肆意。但他对她从不曾变,尤其,订了婚约之后。
甚至愈发严厉。
他仅仅大她三岁,也总有不成熟之处。
崇信太傅教导时,他一股脑儿将所有圣人所言,所谓皇后应有的德行套在她身上,也那般要求她。
每每学有所成,尤其因此推动政事时,他便希望她也懂得,也觉得,她应该懂得。
大到国事,小到琴棋书画、一言一行,他总是滔滔不绝,她也着实不负所望,尽管中有曲折,可最终,总能让他满意。
每每她因此哭闹、争执,向母后告状,他仅在一开始稍稍怀疑自己,后来,就把让她听话当成了一种习惯、挑战,甚至,是一种乐趣。
脚步停住。
烈烈炽阳之下,他像被搁浅的鱼,只有真正失去时,才意识到,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他总怪母后纵着她,可……若没有母后呢
她只面对他,所有愿意与不愿意的事都不得不做,又无处可说,她会成了什么模样
李晁心忽地一绞,细密尖锐,好一阵儿喘不上气。
这般炎热的天气,可他额角,却渗出了冷汗,唇上无一丝血色。
【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
……
我真是厌恶透了,你拿什么圣人之言硬生生套在我身上,妄图将我变成一个你随意操纵的傀儡!
……
你想要的,不就是一个贤后的壳子吗
你放心,若你对我这个未来皇后还有什么要求,我不会再推脱拒绝。】
……你在做什么啊,李晁。
这么多年……你都在做什么啊
“陛下,陛下”
“……陛下,可是身子不适”
李晁猛然回神,眼前晃了一瞬。
良久,再抬步时,依旧沉稳雍正。
可又好像,仅仅只剩下一副空洞的躯壳。
……
萧芫佯佯循着御花园的小道而行,分枝拂柳,偶见轻盈的蝴蝶飞来,便停住步子颇有兴致地看。
蝶翼蹁跹,虽无春日繁花,可在葱茏翠绿间,也依旧美不胜收。
偶见与自己衣裙颜色相近的,便提起广袖,轻柔的透纱缓缓拂动,宛若一只大一些的蝶翼。
不由浅浅弯起唇角。
从前当真是狭隘了,春花固然好,可夏绿也自有不输的姿色,待到秋日,更是枫叶红于二月花。
冬雪便更不必说了,除去冷了些,漫天皑皑,宛如天上白云撒入人间,道不尽的柔软多情。
越行脚步越轻快,似脱去了许多沉重的枷锁,每一眼所见,都似新生。
垂眸,层叠的裙裾缭绕间,锦履若隐若现,萧芫调皮地变换步子,看长裙垂曳。
“萧娘子。”
转过转角,忽听身后有个温润的声线。
萧芫回头,竟是一身绯袍的中书舍人,钟平邑。
“萧娘子,这可是你落下的”
视线下移,看到他莹白如玉的修长指节里握着一串佛珠,十分眼熟。
萧芫轻蹙眉心,回身细看。
确实像,可她昨夜不是将佛珠放在供案上了吗,今日也不曾特意去拿,又怎会被她带至此处
不会是漆陶以为她还要佩戴,晨起替她拿的吧
不过这都不甚打紧,若真丢了可就不妙了。
抬眸浅笑,“应是我的,都已掉了我竟也不曾留意到,幸好钟舍人看见了。”
“萧娘子客气了。”
钟平邑眉目含笑,日光照耀下,俊美无俦。
另一只手也抬起,就要双手奉上。
可下一瞬,便听得一言沉声压来,让人心头重重一跳。
“芫儿为朕求的佛珠,怎的,到了钟卿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