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安西、北庭大军同吐蕃大军在玉门关对峙之时,从碎叶城发出了一篇讨伐檄文迅速传遍天下。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诸国,诸国居外以奉中国。
吐蕃自文成公主出嫁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回纥乃唐之番臣,唐对其有安邦立国之恩,然今吐蕃、回纥狼子野心、忘恩负义,竟割吾疆土,杀吾百姓,抢吾财帛。长安至洛阳犹如人间炼狱!
今之吐蕃、回纥,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唐土为荣。而今之中原,北地沧凉,大唐子民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唐危矣!华夏危矣!
不才李倓太宗之玄孙,上皇之嫡孙,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青天于上,顺昌逆亡,倓奉天举师,屠吐蕃戮回纥。复吾大唐之地,雪吾华夏之仇。倓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难扭乾坤。华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师共赴屠吐蕃、回纥;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举义共赴。以挽大唐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
李亨本以为李倓会和吐蕃起冲突,然后知难而退,但是没想到李倓会直接放大招亮剑,并且在讨伐檄文里面只说自己是太宗玄孙,上皇嫡孙,李倓什么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李亨看完讨伐檄文瞬间失态,一把将讨伐檄文撕毁喊道:“来人!”
“陛下!”
“李辅国!你去把李先生请来!”
“老奴遵旨!”
李辅国刚想准备离开,这时一个小宦官小步跑了进来。
“陛下!李长史求见陛下!”
李亨一听连忙说道:“快请!”
“遵旨!”
李亨看到李泌进来连忙上前抓住李泌的手说道:“先生!你不是说只要破了逆子假道灭虢之计,逆子就不敢兴兵了吗?可是如今逆子真的要倒行逆施呀!不顾天下人的唾骂吗?”
李泌皱着眉头说道:“陛下!小唐王是一个聪明人!他不可能会做这种不明智之举,臣觉得小唐王必然是有所倚仗才会如此做,可是到底倚仗的是什么呢?”李泌一瞬间陷入了沉思。
李倓想得天下做皇帝就必须要名正言顺,否则就是谋逆就是篡位,也就是所谓的名不正言不顺。
李亨在灵武登基其实就是谋逆,李亨之所以放弃李泌的策略,不惜损兵折将割地卖国,先取长安和洛阳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皇帝地位合法化。
李倓此时此刻什么都不缺,所缺的只有一个就是合法性,没有合法性他就是逆臣。就好比明成祖朱棣虽然做了皇帝,但是一辈子都在为自己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这也是那么多人为了传国玉玺争的你死我活的原因。
李泌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突然惊慌大叫一声:“不好!我们中计了!”
“什么意思?”
“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