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这个定亲不能答应,否则便是对皇爷爷不孝!(2 / 2)

“当然。”李恪连忙扮出一付慕孺的模样,“不知皇爷爷可是有事吩咐孙儿?”

“朕听说,宫里用飞大雁的方式为你求亲,大雁飞入河清县子家后,河清县子表示家中有女可与皇家定亲,这本是大好事,只是为何没了后续,听说皇家都对此不闻不问?

朕听说,你因为豳州疫情有功,你父皇答应你,你的婚姻由你自主,可是如此。 ”

李恪大骂b,终于要直面这狗屁倒灶的事情,只是不知河清县子是何人?不由有些疑问:

“河清县子?”

“河清县子便是吏部郎中李准,你不熟悉也正常。”

估计河清县子是李渊封的,他才会记得。只是李渊在位时,对爵位封赏过多,长安城里亲王、郡王、国公就一大堆好吧,谁还会去记得有一个什么河清县子。

“哦,这个啊,孙儿不能答应啊,否则便是对皇爷爷大大的不孝。”

什么?答应李准的定亲,便是对太上皇大在的不孝,殿内群臣也是懵懂,不由窃窃私语起来,着实想不出这话的由来啊。

“什么?你不能答应?你答应便是对皇爷爷大大的不孝?此话何解?”李渊大声说道。

看来李渊此时颇有些生气。

李恪这时不急了,缓缓说道:“皇爷爷,你于乱世中凭借雄才大略,建立大唐,更是为了大唐的发展,殴心励血组织编撰《唐律疏议》,此乃我大唐万年稳定之基,我大唐以孝治国,孙儿自需遵守。”

“遵守,遵守什么?”李渊此时更是有些糊涂了。只是个别大臣却是明悟过来。

“《唐律疏议》中规定:我大唐同姓不婚,违者,婚约无效,杖三十;若是不出五服通婚,以奸论处。

孙儿不明白,那位河清县子为何苦苦相逼,孙儿与河清县子皆是李姓,根本不能通婚的。

还有,若是孙儿没记错,我皇家和河清县子皆出自赵郡李氏,请宗正寺调查河清县子与孙儿间是否出了五服,若是没出,也需按律治罪。”

“这个,可是有的?”李渊疑惑地看向长孙无忌和储遂良,因为《唐律疏议》正是这二人为首编撰的。

“回禀太上皇,确有此条。”长孙无忌和储遂良两人同时出班朗声奏道。

这可是写得《唐律疏议》中的条文,白纸黑字,谁要是不信回去查阅便是,因此二人说得极为肯定。

窝草,同姓不婚自周朝便有规定,只是其后千百年来,礼崩乐坏,被世人忽视。

李渊即位后,重拾此礼,《唐律疏议》乃是武德七年颁发的。

只是两年后李渊便即下台,《唐律疏议》到目前的贞观二年也不过四年,朝政更迭,执行时间又太短了,而千百年来的思维惯性是强大的,殿内群臣还是有不少知道《唐律疏议》有此条文,但都是下意识地忽略了。

即使李渊这个《唐律》最终审定者、长孙无忌、储遂良这样的制定者都忘了,更何况他人。

丹陛上站着的李渊,此刻却是满脸通红,尴尬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