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估计砸开便可以。”
“傻孩子,你要是砸开了,估计传国玉玺又要再补上一块黄金了。”
说罢接过玉枕,拿起来细细观察,半晌,从地上捡起一把匕首,插入,随即一拧,玉枕“啪”地一声碎裂开来。
李二再一用力,顿时一个巴掌大小的玉玺跳了出来,看来玉玺被封在玉枕中,不见天日,此时有了机会,便要努力重现人间了。
李二大喜,拿起玉玺,先仔细察看了两遍,“你也看看。”
李恪接过,果然如史上传言,玉玺约莫四寸大小,其中一角是由黄金补上的,看了玉玺底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字,玉玺摸上去有着温润的感觉。
李恪说道:“应该是了,阿耶,我不太懂分辨。”
李二点点头,“走”。
二人走出库房,李二对王福说道:“传房杜、无忌、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萧禹等人进宫。”
说罢,带着李恪回到立政殿,对着李恪说道:“幸好这次是李靖带兵,军纪严格,否则,这一方小小玉枕怕不知要要去哪里找了。”
李恪也是一身冷汗,不论这玉枕去那里了,但只要传国玉玺没找着,外婆甚至自己都会有麻烦不断,至少会被人怀疑讲的话不实或是不全。
很快,一些在宫中值守的重臣,如房杜、长孙无忌等人来了,李二呵呵笑着道:“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了,几位看看有没有问题。”
众人闻言,脸上均是大喜,接着便是纷纷严肃起来,围上前来,挨个拿着仔细观察起来。
紧接着褚遂良、虞世南等人陆续到来,听闻消息后,也是一付先是大喜之后严肃勘验的模样。
李恪看着这些朝廷大佬们看完后均是沉默不语,但脸色甚是轻松,心下便知这一玉玺应该没有问题了,心头不由也略微轻松。
李二对着李恪说道:“恪儿,此番传国玉玺能重新现世,你功莫大焉,说说看,你想要什么赏赐?”
李恪想了一下,说道:“阿耶,我这边倒是没什么要求,只是越国公府冯家想知道造船的工匠何时能南下?”
“此事你去工部问过了?”
“是的,阎尚书表明马上就要春耕了,需要修造水利,最快也要三月份后。”
“唔,立本说的也没错,关中去年蝗灾,水利也荒废了一年,今年重修的任务甚是繁重,罢了,就让军籍工匠去岭南造船罢,另外,再调一些登州、杭州港的工匠前往。可还有其他要求?”
“要和阿耶要一个人。”
“要人?谁”
“千牛卫中郎将刘仁轨”
“什么?刘仁轨?这是何人?在千牛卫中?你为何要此人?”
果然,刘仁轨属于大器晚成的,史载都六十多了,才凭着白江口之战威震天下,但年轻时根本不入李二法眼,听李二的语气便是对此人没有任何印象。
如此千古罕见的水战人才,却被当成一名千牛卫将领使用,暴殓天物啊,必须赶紧要过来。
“阿耶,刘仁轨就是此前太上皇在大安宫受到反贼袭扰时,你让此人送我回府的。”
“哦,是这样啊,行,没问题,下午就让他去找你。”李二毫不在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