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父子谈心(2 / 2)

“嗯,多管齐下,尽力削弱吐蕃,抵制他们的崛起势头。”

李恪的讲话开了头后,其余众臣也纷纷进言:

“陛下,此前我大唐与吐蕃接触不多,蜀王殿下提供了一个消息来源便是来长安的突厥、吐谷浑等国商人,我们要重视,另外,我们需要派遣人员前往他们境内实际探察。”

“臣觉得要把工匠和技艺都保护起来,各道各州查验时,严禁我大唐匠人出国。”

“应该下令松州、大非川守军加强戒备,若吐蕃有骚扰劫掠之举,狠狠打回去便是,哼,胆敢欺我大唐。”

...

会议结束后,李恪回府不久,便听闻李二把崔斯年的鸿胪寺卿给免了,理由是遇事不明,有辱国体,免去鸿胪寺卿职务,永不叙用。

李恪听闻暗叹,这崔斯年可是出身博陵崔氏,家族为了把他抬上鸿胪寺卿的位置,必然花了不少资源,看来这次要大大得罪博陵崔氏了。

但没办法,不得罪也不行,要是让吐蕃和亲大唐成功,才是大唐的灾难。

数日后,冯智戴回岭南的奏折获批,有李恪出面,李孝恭安排水师全程护送冯家一行返回岭南。

灞河。

李恪来此相送冯家回岭南,包括行李,工匠、护卫等足足二百多人,在河上的船队一眼望不到头。

冯智戴与冯兰若在河边准备与李恪告别。

冯兰若有些羞涩地说道:“期待三郎早日前来岭南。”

李恪呵呵一笑:“放心,战舰试航之日,便是我前往岭南之时。”

冯兰若跺跺脚便上了船,冯智戴哈哈大笑。

李恪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小娘子怎么就有些生气了。

想了半天,不太明白,刚回府里,一名内侍已在等候,说是李二有请。

来到立政殿,见李二还在批阅奏章,便安静地等候。

半晌,李二手头奏章处理完,王福泡上茶来。

李二有些渭然地看着他:

“恪儿,时间真快啊,转眼你就十一岁了,阿耶还记得你当年出生时只有一个手臂这么长。”

李恪嬉嬉一笑:“阿耶,小孩子都长得快,昨天还在摇摇晃晃地走路,今日身高就超过了父母腰际了。”

李恪脸上笑着,心里却是微沉,李二看来要和谈什么大事情了,要不然不会摆出这副父子谈心的语气。

“恪儿,你的岁数可以出外就藩了,你有想过去哪个地方就藩吗?”

“啊,这个,阿耶,我不太在意的,哪里都行。”

李恪心里明白,自己毕竟是庶出,好的封地不会给自己的,而且皇子的封地一般都远离长安,自己还真没什么可选的。

“恪儿,你英明果决,遇事颇有见地,大有阿耶的风格,若是让你任选十数州作为封地,你会选哪里?”

“无所谓的,山东、淮南等地,还有扬州、越州等南方繁华之地,虽然基础好,但世家势力强,西部我大唐边关之地,民生可能较为艰难,但世家势力较为薄弱,或许更为容易治理。”

李二听罢,眼中泛出一缕奇光,喊道:

“好。我儿见解颇为精奇,如此,阿耶也不满你,朝中一些重臣觉得应该把你放在剑南,协助应对吐蕃,更能发挥你的作用。你可有异议?”

果然,李恪微叹了一口气,朝中一些重臣,估计就是长孙阴人吧。

“没有,剑南也不错的,基础甚好,只是交通差了些。孩儿没有意见。”

“好,如此,你且回府等消息,不日会有会旨意下发与你。”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