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答的回答,姐妹俩哈哈的笑了起来,村干部拆了她们的房子,让她们受苦,她们苦中作乐,嘲笑着这些村干部。无论如何,她们下意识的讨厌村干部,连带也讨厌那些“做官”的人,
那天的事给盼盼留下来很深的印象,她明白了,在这里,没有儿子就是罪。没儿子,会被人骂“绝户头”,会被人抢占了财产,明明有理也会变成无理,受了委屈,旁观者不但不为你伸张正义,还劝你认了。
她不想自己的父母也被人那么欺负,她知道,弟弟的到来,某种程度上也庇护了这个家,所以,父母坚持生弟弟,盼盼从未因此抱怨父母,更不曾抱怨弟弟。
但现在,姐姐要辍学了,姐姐那么痛苦,弟弟却还在快乐的跑着、跳着。姐姐的痛苦和弟弟的快乐,如此强烈的对比,让自我意识在盼盼心中萌芽,她同情姐姐,也开始对弟弟不满。
无论如何,焕焕舍不得姐姐去打工,她待在姐姐身边,不肯离开。
姐姐安慰盼盼:“盼盼,你注意到了吗?妈妈这段时间都瘦的不成样子了,她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爸爸也愁眉苦脸,这对他的身体恢复可不好,我去打工,可以缓解爸妈的压力,这没什么不好的。
我们学校的学习氛围很不好,每年只有一两个考上本科的,据说这一两个,还只是在我们学校有学籍,去别的学校借读的学生。我的成绩,注定考不上本科,更不要说那些好的大学,不如早点去打工,还能帮爸妈分担一些。
盼盼,我已经体验了高中生活,不后悔了。你不一样,你成绩更好,记住,一定不要松懈,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你只要考,我就挣钱供你读。我走后,你有精力的话,就替爸爸妈妈分担一下,照顾小安,也去看看小昭,咱们一家人要好好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千万记得 好好学习!”
盼盼在姐姐的叮嘱声中含泪点头。
姐姐很快离开了家,去了南方的一家电子厂,姐姐的一个同学在那儿打工,姐姐前去投奔,那时,姐姐才刚刚17岁。
姐姐走后,妈妈因为要照顾一家老小弱残,不敢离家太远,只在附近打零工。
自此以后,姐姐和妈妈一起扛起了家庭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