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什么瓷器没见过,这碗能有什么花活。
他心里如是想。
老杨接过碗,对着窗户的光线转了转,突然“咦”了一声:“这字……”
“是,对着光才能看清。”江桃微笑,“我们愿意加价,但希望三厂能帮我们解决量产问题。”
老杨沉吟片刻,突然起身:“您等等,我带你去见个人。”
穿过几栋红砖厂房,老杨领着江桃走进一间挂着“工艺研究室”牌子的平房。屋内光线昏暗,只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伏案描画着什么。
“老陶!”老杨喊了一声,“这位沪市来的江同志,有个活儿你肯定感兴趣。”
陶师傅头也不抬:“不接私活。”
江桃不慌不忙,将那只编号碗放在他案头。
陶师傅的手顿住了。
他缓缓抬头,布满皱纹的眼角微微抽动,手指抚过碗底的印记,突然笑了:“有意思。”
“釉下暗纹,这技法不多见了啊。”陶师傅啧啧称奇。
他从抽屉里掏出一个木盒,打开木盒,里头正是一套烧制好的瓷器。
他递给江桃:“你看看,是不是这个。”
江桃眼睛一亮:“就是这个效果!”
陶师傅哼了一声:“现在没人用这老法子,费工费料。”他指了指碗,“你要的字太小,普通釉料会晕染,得用特殊配方。”
“能烧吗?”江桃问。
陶师傅没回答,反而问:“为什么非要这么麻烦?大剌剌印在碗面上不就行了?”
江桃笑了:“国营饭店不许外厂商标太显眼,可客人认的就是这个印记。”
老陶盯着她看了几秒,突然哈哈大笑:“好!我接!”
三天后,试验窑开炉。
江桃站在窑口,热浪扑面而来。陶师傅用长钩拖出匣钵,碎炭灰簌簌落下。
“成了!”老陶吹开浮灰,举起一只素白瓷碗。
江桃接过碗,指尖触到微温的釉面。她将碗倾斜,对着天光——碗底渐渐浮现出清晰的“甜蜜时光”暗纹。
“这配方我改了十一遍。”陶师傅得意道,“光一照就显形。”
江桃深吸一口气:“陶师傅,这技术……”
“放心。”老陶摆摆手,“我老头子不贪这个名,但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您说。”
“这批碗我要。”老陶望向窑厂外忙碌的工人,“算是留个念想。”
江桃一愣,随即点点头,明白了老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