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刻钟,杨方此行带来的猎获便全都卖了个空。
尤其是那两头黄羊,更是卖出了超出他预料的高价——足足两千铢,哪怕距离他原本设想的买处房产搬回廮陶城都是相差不远了。
而再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现在手中竟是已经有了两千二百六十七铢。一手根本抓不下,即便穿好之后也是分量十足,足五斤沉。也难怪作为大额货币的金,在民间会有那么高的溢价,本来官府兑价是一金万铢,实际上却是要一万四五千铢。
不然一万铢铜币,哪怕都是分量较币值稍轻的五铢大钱,只怕也都要超过二十斤,别说揣在怀里了,体弱些的更是拿起都费劲。
但对于杨方而言,即便五六万铢,也能够轻松拿起,毕竟他今天才扛着近百斤的重物跑了几十里乡路,不过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这方面的苦恼就是了。
小心放好钱财,又将带来的三个布兜收好,杨方离开摊位,开始按照自己定好的名单开始进行采购。
首先遇到的便是售卖葫芦的。
葫芦类似南瓜,都是爬藤生长,只要在果实成熟之后小心掏空其中的仔絮,便能得到一个天然成型的容器,即便手艺不精捅穿了,也能劈成两半当取水的瓢来卖。再加上嫩苗也能用来煮饭,所以不少农家都会在自家院中种上几株,在这个乡间集市上更是随处可见。
也因此,兜里有钱的杨方也并不着急,在货比三家之后方才选择了最合算的一家,精挑细选了一个碗口粗的葫芦,又看到摊位上有香瓜子出售,索性也买了两斤,不仅炒熟之后能当零食消遣,来年也能在前院种上些。
两者相加,也不过才花了三铢而已,也杨方不得不感慨这钱是当真经花。
随后,两捆艾草,一袋粟米,一袋黄豆,十斤干葱……七八样杂物购置下来,也仅仅只花了一百七十三铢,就连他手里的零头都还没花完。
至于同样计划在列的箭矢,杨方在采购的过程当中的确是遇到了有猎户在售卖,不过箭杆的长短却相较于杨方用惯的那些有些短了。而且放眼望去,周围还有其他几家猎户也在卖箭,形制长短更不相同,唯有定价是如出一辙,每支箭都是五铢。
“这么多人卖箭,价格还如此稳定,不知是从别处倒卖还是平乡有出售制箭工具的地方?”见此情景,杨方也是不由猜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