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前的杭州总督府的书房内。
胡宗宪端坐案前,指尖轻抚着那份刚拆开的密信,眉头紧锁。
信纸上的字迹龙飞凤舞,却透着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正是严世蕃的亲笔。
知乎收藏夹《明代官场暗语解析》自动翻开:“当密信标注"亲笔"时,通常意味着不容拒绝的命令”。
胡宗宪的目光在"安插眼线"和"卡住军需"几个字上停留许久,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东楼这是要置我于何地..."胡宗宪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窗外一阵秋风卷入,吹得案上纸张哗啦作响。
胡宗宪下意识地按住信纸,目光扫向窗外——杭州城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远处的西湖泛着微光,如同一面被打碎的铜镜。
"老爷,许师爷求见。"管家在门外轻声禀报。
胡宗宪迅速将密信收入袖中,整了整衣冠:"让他进来。"
许明推门而入,青色直裰的下摆沾着几滴墨渍,显然刚从公文堆中脱身。
"部堂,"许明拱手行礼,声音压得极低,"苏州那边有消息了。"
胡宗宪的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说。"
"陈恪的新军招募标准极为严苛,"许明凑近几分,"只要贫农出身,三代清白,非独子。我们派去的几个好手,连初选都没过。"
胡宗宪闻言,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他起身踱到窗前,望着远处模糊的山影,忽然想起数月前与陈恪的那次会面——那个年轻人眼中闪烁的光芒,既不是清流的迂腐,也不是严党的贪婪,而是一种他许久未见的...纯粹。
"部堂?"许明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是否要继续派人?"
胡宗宪转身,袍袖带起一阵风:"不必了。陈恪筛选严格,再派人也是徒劳。"
许明欲言又止,最终低声道:"那...军需方面?严小阁老的信中..."
"信我看过了。"胡宗宪突然打断,声音冷了几分,"陈恪的军需应由南直隶巡抚赵贞吉负责,本官不必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