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重大,我建议暂时休会……”
李泽华瞬间惊醒过来,他明白对方打得什么主意了,同一时间,林文辉也听出来了。
豪斯自然不会拒绝,做出请的手势,同时安排人带他们去隔壁豪华休息室。
刚进门,林文辉就迫不及待想要开口,可很快被李泽华一个眼神瞪回去。
金文会不解,可下一秒就看到随行人员,中山装内侧携带的某个设备正亮起红灯。
林文辉心底暗骂一声,“这里有窃听装置。”
还没来得及商量对策,就听老板开口道:“你打电话通知央行,让它们派中银的谈判团队过来应付,我觉得高盛没有谈判的诚意。
正好公司资金链已经十分紧张,利息高达8.5%的美元债,会加重公司未来经营风险。”
林文辉秒懂,“我这就去办,那民生金融控股和央行正在谈的政策性贷款,是不是也要停下来?”
“那倒不必,集团接下来还要注资汇丰,资金缺口很大,可不能让润华和仲信超过集团股份,不然以后就没有我们说话地方了。”
李泽华张口就来,随后坐在沙发上,给燕京方面打过去,所说的意思差不多。
但一边打电话,他一边招呼张涛过来,让对方用身体死死挡住任何方向有可能存在的监控,他快速编辑一段文字,紧随其后发过去。
电话那头也是人精,瞬间明白他所处的位置,于是在随后发给中银国际的命令中,明确做出偏向性指示。
而这一消息,很快传递到同处一座大厦的高盛团队耳朵里。
豪斯一脸不解,“集团非常确定,东大和青云非常想要脚盆鸡的关键技术,为此它们提前花费上亿美元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如此大规模投资,说不做就不做了?难道它们改变规则,不再需要相关人员承担责任了么?”
过去这一套百试百灵,尤其高盛开出的条件还非常优渥(自认为),对方凭什么不按它们的预想答应?!
起手,弱弱的说道:“可能是因为青云集团是民企吧。”
一句话道尽所有原由。
李泽华只对自己负责,他的钱亏多少都行,开心打水漂都没人找他麻烦,难不成自己把自己送进去?
豪斯大怒,“该死的ducai者,我就知道他弄出一个产业基金没安好心,究竟是谁允许他一个人掌握那么多公司股份的?
不行,必须想办法改变这一局面,不然高盛太被动了。”
一个人控股就这点好,如果掌舵人每次都能踩中风口,做出正确决断,那么集团有限的资源将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少走弯路,不用试错是什么概念?
人家十块钱只能发挥三块钱作用,因为七块是试错成本,可青云倒好一块钱当两块花,因为抢先布局能吃到第一口肥肉,收益翻倍。
面对一个永远走在正确成功道路上的商界领袖,任何人与之作对都会非常头疼!
现在,轮到高盛来破局,一样毫无头绪。
接下来的会谈,自然无疾而终,高盛虽然降低了要求,可青云方面铁了心要拖延,它们也不可能一次会谈就大幅度降低要求。
等人走后,豪斯阴沉着脸道:“去请贝莱德的格雷格先生,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找他商量。”
高盛忙着调整策略,离开后的李泽华也没闲着,一直和燕京保持通话。
“……李先生,你猜测的没错,高盛和摩根试图复制它们曾经在希拉的成功,不过它们显然找错了对象。
你只管拖延,千万不要答应这种用心险恶的要求,具体操作让我们出面谈。”
央行有关老总回复很快,因为大家都不傻,任谁都知道,高盛趁机拿捏的条款有多么阴险。
如果单一看,可能看不出来。
可半导体晶圆厂和光刻机项目引入,同时绑定李家坡中概股板块交易的承销权,和25亿美元债务违约互换协议,就很有指向性了。
首先李家坡中概股交易承销商一共五家,分别是中银,工行,仲信,青云和汇丰。
这里面还存在一个特殊情况,李家坡只有审批权,不能直接引入国内企业赴李家坡上市,也不能让全球其他地方企业在中概股上市。
简而言之,这五个通道是唯一的上市申请渠道,以前外资还能直接通过仲信和汇丰的渠道,进行影响和控制。
可汇丰摇身一变成了内地的心头好,往后听谁的不必多说,而按照引入国内企业上市流程规定,必须有两家主承销商共同出面承接。
并得到五家中三家赞成,才能向李家坡交易市场提出申请,得到审批后才能成功上市融资,这就让外资很头疼了。
很明显,仲信这是提前出局了呀,外资想大规模往李家坡市场塞上市公司的想法破灭,进而勾引软妹币大规模出海的计划也破产。
这让高盛如何忍得住?
所以高盛费尽心思想挤进来,如果它成为第六家承销商,就能和仲信配合,届时剩下四家随便和某一家联合就能继续计划。
比如中银就很好拉拢嘛,现在要收买两家,谁有多余的资源啊,不划算,根本不划算。
而信用违约互换协议,更直接!
就是冲着软妹币将来大规模出海时,配合砸盘离岸汇率市场用的,一份25亿美元的债务合约,关键时候能当成一百五十多亿软妹币丢出去。
东大不接不行,要么青云信用破产,要么汇率暴跌,高盛左右不亏,反正接了也要给它美元(不敢给软妹币,不然砸的更狠)。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高盛的局是阳谋,内保外贷本就是正儿八经的市场行为,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不担保,谁会借钱给国内企业?
以前不投保,那是因为东大在国际上信誉很好,哪怕拼着自己吃亏也要坚持履约,可这次高盛压根就不是冲着一点点钱来得。
人家要的就是这份互换协议本身代表的信用,和希拉借贷去汉斯德意志银行投保一样,赌你不敢拿信用开玩笑。
一旦接了第一单,后续源源不断的互保协议丢过来,等李家坡交易市场结算体系中的软妹币,数量多到一定规模,就瞬间引爆。
央行外汇储备再多,还能有华尔街的多?
一旦刺刀见红,双方陷入不死不休境地,对方一股脑儿丢出来砸盘,瞬间能把汇率带崩。
届时通过金融战争的形式,瞬间收割几十年财富累积……
“用心险恶啊,我还纳闷之前那么多高新技术和设备,仿佛不设防一样给钱就卖,原来在这等着呢。”
林文辉一个头两个大,无奈道:“受制于人的滋味真不好受。”
“这算什么挫折?”
李泽华一脸不屑,“最起码技术专利障碍已经突破,接下来就是奋起直追的阶段,用不了三五年就能它们悔断肠。
再说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林文辉闻言,经不住眼前一亮,“真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