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表态过后,布政使却皱眉道:“李董,你的想法虽好,可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慢慢发挥作用,倒不是我们心急,可几千万人需要吃饭啊!”
说到底,还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没工作,怎么吃饭?
李泽华不慌不忙道:“这就是我这趟来,专门给闽南送的第二份大礼包,船舶制造工业!
二位请看,这是我面向全国近40家造船厂下定的订单,未来五年,青云,招商局,中远航将提供不低于一亿吨订单……
这背后是经过我们和欧萌,脚盆鸡企业的不懈努力谈判和竞争,迫使它们让出核心大宗商品的运输资格,未来,我们也将同美资企业,进行更加残酷的直接竞争。
我对赢得最终胜利充满无限信心,也请二位务必支持,因为它同样关乎到闽南的未来发展前途……”
青云集团致力于整合国内的船舶工业,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仅通过资金和订单扶持,就让青云投资,青云产业基金。
成为超30家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股东,在海量的需求面前,没有哪家会拒绝青云的投资,毕竟不给股份就没有订单。
而同行依靠青云订单实现跨越式增长,这谁能忍得住?
少赚就是亏,最简单的经济账,哪个老板会算。
现如今,青云的调控计划出炉,准备集中在辽东,鲁东,冀中,江浙沪,闽南,粤东沿海地区,整合淘汰升级船舶制造体系。
需要引入的技术,升级的设备,扩大的产业规模,无一不紧紧牵动着国内外相关从业者的目光,因为每一次产业整体升级。
都意味着东大的船舶制造能力,有了新的质的飞跃,偏偏利益受损最大的脚盆鸡和棒子,还无可奈何。
因为在船舶运力新一轮再分配上,它们没有核心话语权,而欧美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很难对东大形成致命威胁。
毕竟东大和东南亚的运输需求,基本都掌握在东大资本手中,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需求,就足够支撑新增订单规模。
更别提欧萌资本全球收缩的当下,其本土资本已经没有余力更新船舶,可偏偏欧萌内部对东大商品的需求又在增长。
此消彼长下,欧萌只能被迫同意增加东大的船舶运输吨位,从而换取东大在其它关键问题上的让步和配合,以抵御来自美资的步步紧逼。
美资就更别提了,自从失去江浙资本和潮州粥后,很难对东大内部事务产生决定性影响,最多就是限制本国船舶工业,对东大进行技术转让支持。
可它也不想想,就凭美利坚国内那奄奄一息的造船工业,凭什么对东大产生影响?
随着高卢,意呆利,汉斯和脚盆鸡企业,陆续拿到青云船舶产业基金的份额,吃到肥肉后也就不再对东大船舶行业进行限制。
各种技术,设备(不包括核心设备技术,这些仍需要大量外购)只要给钱就打包卖过来,不卖都不行,因为东大正以极快速度追赶。
本着废物利用原则,你不卖,同行先扛不住诱惑出让,届时鸡飞蛋打损失更大,实在不出售的核心技术设备,东大也不强求。
一方面加快自主研发,一方面另辟蹊径,只要能凑合用,一律先用自己的落后设备,技术,只要造出来的船舶能正常航行。
成本贵一点就贵一点呗,反正运力资源都是自家的,垄断排外,不给歪果同行订单,怎么算都是赚。
脚盆鸡和棒子船舶企业,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奈何经济硬脱钩后,它们的话语权直线下降,想从东大船舶运输企业,抢夺东大企业的运输订单?
门都没有。
青云系投资的那些企业,哪怕咬着牙,也得把订单交给本国盟友,一经发现有吃里扒外的家伙,直接断绝合作,连销售渠道都不给。
比如从南美,澳洲,东南亚,非洲等地的矿产,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和工业品运输,谁敢优先考虑外资,谁就在本国注定混不下去。
除非它有单独的原材料采购渠道,不依靠东大,东南亚市场的销售渠道,否则就必须按照这套游戏玩下去。
这就导致两个比较奇葩的问题几乎同时出现,一方面是东大船舶制造业和运输业,面临运力和产能双重短缺问题。
一方面国外同行跳着脚骂niang,奈何美资出面施压都没屁用,欧萌呢,干脆一言不发,因为高油价,已经压的欧洲企业无力说话。
现在欧萌全身心布局能源市场,准备抢在冬季高峰需求来临之前,和美资总摊牌,拉拢东大还来不及,哪里敢和东大翻脸。
独木难支的脚盆鸡,棒子,只能无奈认命,话说棒子翻脸还挺有意思,至今把青云在棒子的产业链连锅端,连微信科技,微支付,送外卖都给封了。
作为对等回报,青云也在全球范围内,对叁星现代等大财团,进行报复性针对竞争,双方都打出了真火。
叁星一度要求全球范围内,公开限制青云电子科技产品,不得使用任何搭载叁星电子设备和技术。
反过来,青云也要求叁星出品的电子技术,不得使用青云的所有软件,硬件专利,反正打成了一锅粥。
而青云成功控股花瓣中兴后,加上手握诺基亚庞大专利库,一下子戳中叁星肺管子,你丫的以后4/5/6g通信技术,用一个试试看,青云可不介意武装讨债~
由此,这场由船舶运力资源挑起的竞争,进入新的阶段~
不过对闽南衙门来说,幸福来的太突然,福,厦,泉地区,新增容纳30-50万人就业的船舶制造工业,三期工程做完。
年产2500-3500万吨船舶运力?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个如此庞大的产业链,后面可以解决多少人的服务就业岗位?
加上跟随青云出海的就业需求,简直完美解决当
更别提光伏产业,电解铝电解铜等大规模工业的一部分,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废料回收产业链,只要按照这份计划坚决走下去。
未来的闽南经济,将形成以医药研发生产,医疗设备精密器械产业链,林木加工业,中药产业链和船舶,新能源,光伏,规模工业等为核心的新篇章。
关键是,中长期持续收益,某些极个别产业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既符合绝大多数人的眼前利益,又兼顾可持续性未来发展。
任谁见了,都不会拒绝。
“只是政策和资金规模上?”
巡抚有压力,布政使也感到为难,毕竟本地收入可不太多,这么大的产业集群落户,需要的资金动辄以千亿计算。
上哪弄钱成为难题。
“如果衙门愿意做保,引入外资的同时,青云民生金融控股和微支付,可以联合五大行,农发行(涉及中医药种植),国开行(重大项目扶持)一起为项目提供资金。”
钱?
李泽华多的是,关键是要让它发挥作用,变成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和资源掌控力。
投资闽南,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