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抓住机遇重新洗牌(1 / 2)

胜者为王,重活2009 还斋 2596 字 2个月前

第730章 ,抓住机遇重新洗牌

提到迪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建筑美景,是物质到极致无与伦比的奢侈,奢靡。

可在能上桌布局的大经济体眼里,这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进出海湾南侧,是任何一个意图掌控能源经济体,无法忽略的战略支撑点。

匆忙间摆脱身上各种禁锢,姗姗来迟的东大资本,愕然发觉在海湾两侧,北边盘踞着野心勃勃的波斯,南边也是积极靠拢鱿太资本的酋长联盟。

即便眉来眼去的大户,也只愿意引入东大资本提供保障便利,东大资本在大户眼里,更多承担起一个对美资的制约作用。

通过与撒勒曼的交流,李泽华更确定这一点,随后在与其它长期担任同一职务,并父子兄弟相互传承的亲王,王子接触过程中。

这一印象继续加深。

“暂时的利益交换可以,想将它们彻底拉过来,为时过早,看起来只能在更南边加大支持力度了。”

在和东大派来的专员交流时,他直言不讳道:“我知道有些事,你们不方便出来做,怕被人抓住把柄。

可我们不同,加上利保和招商局集团,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充足的动力,以及足够拉拢爷们的资源,甚至不需要太多实力背书。

只要在关键时候拖延那么一下,剩下的事我们都能处理好。”

一直负责西亚事务的某位正司,详细询问一些细节后,点点头,“大户这边理论上问题不会太大,毕竟双方关系有一个接洽。

走近,协调,最终靠拢的过程。

只是后期美资一定会积极介入,到比拼关键资源时,大户甚至会主动站在美资的一边,届时怎么办?

或者说它们直接对爷们中高层,采取分化拉拢和其它策略时,青云准备怎么解决?”

李泽华心中早有腹稿,沉声道:“家人的未来在绝大部分人心中,都是处在第一位的,国内太显眼,不好过多安置。

不过新马泰却可以分散安置,相信随着继续合作加深,接下来对各地的控制也会更加深入,尤其是学习内地天网系统建设。

随着水电,电信业基础发展,顺带可以将这种掌控力铺下去,有了深层次的幕后操纵能力,安排一部分生面孔悄无声息融入,还是简单。

只要能把后顾之忧解除,加上从源头青少年抓起,哪怕百里挑一,也足够筛选出一大帮,愿意为经济体命运而战的理想者。

在它们成长的过程中,把控好度,适当掺杂利益,将个人,集体和经济体命运牢牢绑定,就很难出现大的问题。

只要确保台前不至于彻底失控,幕后随时准备好充足准备,甚至连他的反对者都提前安排到位,那么除非遭遇一锅端突变。

否则它将别无选择,任何有异心的野心家,将无所遁形,凭集团对一线的掌控力,想要除掉不费吹灰之力……”

从无到有,从下而上,尤其是背靠强大经济体,有完整产业链的无限资源可以使用,青云想要布局成功,简直不要太简单。

因为集团看重的地盘,都是鸟不拉屎,过去整整一百年时间里,无人问津的被遗忘角落。

好地方,李泽华也想染指,奈何欧美资本布局已久,寻找半天也找不到落脚点,青云和背后经济体实力再强,没有力量的承载体。

也白费工夫,因为总不可能一上来就撕破脸皮大打出手吧?

也只有爷们,卢王达,马达加斯加,索马里这些,欧美力量薄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区,才能让东大资本放手按照自己的规划,重新布局。

穷,有时候也有好处。

因为几乎没有下降空间了,没有特殊矿产资源,没有能引起外来窥视的多余财富,哪怕原有的一丁点肉,也实在引不起欧美资本兴趣。

所以汇聚在这些地区的竞争对手,实力不会很强,厉害点的欧美大集团,都忙着在最富庶地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能在上述地区发展的欧美资本,大多是竞争不过,被驱逐出来的小资本,面对东大资本的大举压境,压根不怕对手,轻而易举被赶走。

而欧美大资本,只是毫不在意的抬头看一眼,又忙着低头吃肥肉,它们大多就一个想法:犯不上为了汤汤水水,和东大资本打一场。

甚至有许多家,巴不得东大资本大举出海,你不出来,哪有破绽?

等将这些鸟不拉屎的地方建设好,欧美大集团稍微动动手指,就能将发展成果占为己有,不得不说,这帮人思维还停留在一百年前。

不过李泽华可没心思和它们虚以委蛇,因为青云手里可以打的牌太多太多,每个阶段达成一致,青云都能将每一项条件做到极致。

譬如当地允许青云集团及友商,介入当地开办员工子弟学校(因为是长期聘用,不远万里出国务工,可以携带家小)。

本来就几十个学生,一个班凑合教没问题,可现在一口气从一年级到十一年级,小六中五全部安排上,东大来的孩子届满回户籍地参加高考。

而当地是不是也该弄所大学,来满足这些出身不凡(普通人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很难拿到入学资格)的下一代继续学习深造需求?

苦谁也不能苦孩子,尤其还是自己亲生的,如此一来,青云集团在国内积极游说教育系统,以多帮一对口支援形式。

选派一大批刚毕业不久,还怀揣梦想与热情的应届生,前往非洲支教,从源头上抓住未来注定成为领头羊的一代人。

只需要在教育,文化,舆论上牢牢把控,哪怕将来出现核心利益冲突,短时间内,它们也别想将东大的传统影响力清除出去。

何况与之同时发展的,还有青云,利保等集团深入掌控的轰隆隆力量,只要把控住这个核心关键所在,任何试图一锅端,彻底翻脸的手段,都别想奏效。

紧随其后的则是农业,初级手工业,矿产能源的初步处置小工业,某行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一大堆产业输入。

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大环境,源源不断接受来自国内的低端手工业,二手淘汰设备转移,既为东大产业升级提供额外助力。

又为东大暴增的工业产能,新增几千万不那么令人满意的消费市场,反过来还能得到当地人的感激,在逐步贸易加深的过程中。

施加更大的经济影响力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国内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只有走出去,释放压力,让高科技产业,工业机器人产业。

没有后顾之忧的发展壮大,抢占中高端制造,进一步压缩欧美的未来发展道路,又变相扩大东大资本未来生存空间。

寻求更大的消费市场,这才是长远发展机遇。

而这个转移过程,未来三五十年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因为样样短缺,需要弥补根基无穷无尽的非洲经济体,在转移过程中。

往往同一个产业链,都需要隔壁邻居的某个关键环节,或核心技术补充,自身并不能形成一个完整体,它们也没能力相互协调资源一块发展。

所以永远都不会成为东大资本的威胁,反而青云这些投资者,还要担心这些人,会不会因为各种奇葩原因掉链子。

总之是操碎了心,哪怕不做任何防范,想让它们发展成足够消耗一定数量,东大工业产能的消费市场,也需要最起码十年以上时间。

好在,它们周边经济体有丰富的各种资源,虽然大部分被欧美大公司占据,但未开发,未探测的区域大把。

其中不乏一些与欧美竞争失利的集团,在暗中潜伏,只要东大资本在当地周边有了完美立足点,就能想方设法找到突破点。

随之建立紧密联系后,哪怕不能借这些被压制集团得手,从中获益,也能想办法不让欧美愉快的从当地摄取超额利润。

有时候加法比较难做,可做减法,容易太多太多了……

李泽华在大户待了整整三天,除了下飞机前往王宫路上,和撒勒曼达成的初步框架,其它取得进展的点,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