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原油期货一触即发(1 / 2)

胜者为王,重活2009 还斋 2651 字 2个月前

“你好,我想购买原油未来一年的看空期权。”

瑞士联合银行客户经理办公室内,一位头顶纱布的西亚北非籍男子,掏出一张现金支票,“这里是一千五百万美元,麻烦请你全部帮我买进去。”

客户经理暗暗咋舌,虽然这里是瑞士,是有钱人的天堂,可如此大手笔的期权投资仍旧不常见。

毕竟期权和期货不太一样,期货杠杆没那么高,而且受当下市场波动影响很大,需要操作者有极高的金融天赋才能赚钱。

而期权完全就是二选一,赌赢了赚麻了,赌输了反而不会输多少,最多输掉全部本金。

比如现在客户要购买的看空期权,就是以当前原油135美元价格每桶,签署一份未来一年期看跌购买合约。

在未来一年内只要原油价格下跌,客户可以随时结算,并用届时可能触及的120,或者110美元现货成交价购买。

按照1500万美元的杠杆比例,瑞银最高可以给到400倍的配额,也就是60亿美元原油采购合同。

不过要是动用这么大杠杆,那原油价格每上涨1%,客户就要追加6000万美元保证金,否则就会面临穿仓血本无归的悲惨结局。

好在对方只要求50倍杠杆,也就是买入未来一年期看跌总计7.5亿美元的原油合同,在仔细审核完对方身份和支票真实性后。

客户经理忍不住道:“先生,您是否清楚其中的风险?如果原油价格在现在基础继续上涨2.6美元,您就将面临穿仓损失全部本金风险。

我们瑞银有着全球最优秀的金融投资分析团队,和全球超400家主流期货市场有良好合作基础,作为专业人士,我有必要向您提供最专业建议……”

“不用。”

来人似乎不想说太多话,“我对风险有着充分认知,请告诉我,是否能够立即成交?”

说话间,他还不耐烦着看了眼手表,客户经理读懂他的意思,知道多说无益,在查看银行系统的投资配额后,点头道:“当然可以。”

有钱不赚王八蛋,这点定单放眼整个瑞银而言不值一提,甚至都不必拿到国际期货市场,单单在银行内部交易就能实现风险对冲。

这就是金融机构又一个赚钱的渠道,那就是除赚取金融投资者的佣金收入外,大的金融机构,也会根据自身客户双向选择的数据规模。

进行内部对冲。

即同一个品类同一个交割日期,比如眼下201401(正好一年)的买入(做多)订单为10个亿本金,而卖出(做空)订单为8个亿。

那么任何一家大金融集团,都会选择在内部将两个8亿美元的买入卖出订单对冲掉,然后再拿出两亿美元,在期货市场买入对应超额订单。

如此一来,没进入市场的两个对冲平账的8亿,其佣金和手续费,各种税就作为金融机构的合理利润,被直接抽走,无论最后谁胜谁负,银行都不会亏。

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也会综合考虑市场发展前景,一旦察觉到有暴涨暴跌风险,它们也会通过银行自营投资部亲自下场。

这样就避免了一方爆仓,另一方赚取超额利润的风险。

只是让客户经理没想到的是,今天仿佛捅了期权和期货投资者的窝,不少合作已久的金融机构,投行,基金纷纷找上门来。

甩出的订单,都是卖出做空。

而无数挥舞着支票的投资人也蜂拥而至,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做空。

激增的做空订单,很快反馈到瑞银高层那儿,随即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

瑞银董事长亲自到场,“现在收到多少做空的订单了?”

负责大客户投资的副总裁擦了擦冷汗,“投资本金超过16亿美元,撬动金融杠杆接近1000亿,而且还有大量未进入审核阶段的订单。”

一位董事带着惊慌,“怎么办?”

瑞银董事长摆摆手,“先收下,不过要放缓签约速度,赶紧派人打听情况,看看只有我们一家,还是同行都收到巨额做空订单。”

大集团,什么事没遇到过?

不多一会,消息传来,隔壁的瑞士联合银行,第一国民银行等诸多金融机构,在同一时间涌入巨额做空订单。

瑞银董事长表情开始凝重,“这是有预谋的大规模投机,其它的同行呢,比如德意志银行,巴黎和伦敦的动静呢!”

副总裁流着汗回答,“还在沟通,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传回来。”

他们这还在调查,殊不知整个欧美金融机构的一线,都乱套了。

因为欧萌,东大,脚盆鸡,以及国际上从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中,看到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大基金,国际热钱,都开始陆续下场。

最早是青云集团及友商控制的马甲基金,影子投行,及包装成功的个人投资者,在满世界寻找能够下单的金融机构。

可这些机构也不是傻子,某个时间段突然增多的原有空单(不仅东大资本在建仓,其它盟友也在偷摸建仓),让它们敏锐察觉到原油期货市场或许要有大动作。

一些胆大的金融机构,开始跟随尝试建仓,这就导致亚非拉的金融机构,很快出现原油做空订单业务饱和,因为市场上没有那么多新增的做多订单接盘。

无论是期权还是期货,你得有对手盘才能进场啊,而金融机构在搞不清楚具体原因之前,又不可能一股脑儿拿到主流期货市场做真实交易。

毕竟华尔街公开高调做多人尽皆知,要是没弄清楚原委,贸然冲进去大规模做空,被华尔街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资源掌控权耍盘外招。

譬如减产啦,哪儿又冒出个新的能源需求增长点,然后一鼓作气拉升油价,怎么办?

不是没这种可能,毕竟涨上去后还可以跌下来,可是一涨一跌之间,钱还是那些钱,可是所有权会发生改变。

单个的金融机构压根不敢赌,现在大趋势明显是继续稳步上涨,它们疯了才会把大量资金投进去做空,万一穿仓谁负责?

所以它们一方面调高客户的保证金比例,一方面降低杠杆使用率,奈何这次空头方来势汹汹,压根不在乎区区比例,只要金融机构肯卖,分分钟卖到断货为止。

亚非拉金融市场本就不是主流,一旦这模样,瞬间紧张起来,开始积极自救,既想赚钱又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后续做空的规模一下子降下来。

无路可去的资金,只好直接往欧美跑,只要是个金融机构都不放过,按照李泽华的话说:“买到就是赚到,不要怕金融机构赔不起。

也不怕它们赖账,这次是几大经济体联合行动,就算华尔街敢反悔不认账,那也得看看谁在谁家的投资更多,坏了规矩。

以后谁还敢跟他玩?”

于是乎,在确定期货市场初步大规模进场对峙的时间后,各方一起行动,尤其是大的金融机构,放出多少配额就卖出多少做空合同。

掌握万亿资金的各方,压根不管不顾,到下午,几乎是倾巢而出,围堵他们能找到的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窗口,挥舞着钞票购买任何看空订单。

金融机构之间一通气,发现不对劲了,这是大规模有组织的进攻前奏啊!

待各方面消息汇总到华尔街,美联储的十几个原始股东瞬间齐聚一堂,就如何应对原油期货战争!

是的,战争!

二十一世纪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谁的消息比华尔街更灵通,早就有各种证据显示,暗中有一股庞大的敌对力量,正在就原油期货布局串联。

现在就是图穷匕见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