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大家各凭本事,私底下,各自的刀锋早就在常人难以察觉的阴暗角落,各自对拼卷刃了都,不知多少人前途命运因此发生改变。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这场波及无数人的惨烈对战,还远远看不到停歇的尽头。
最终也不知要吞噬多少鲜活的生命,才会在双方高层看到再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且无利可图的前提下被迫达成一致。
只是在上层握手言和时,棋子,无论损失多少都不会让执棋人皱一下眉头。
他们牺牲的惟一价值,就是为己方增加那么一丝丝优势,方便高层谈判时用来作为迫使对方在某些事情上,让步的筹码罢了。
说不一定因为谈判的高层状态不佳,一句话没说对叫对方拿捏住把柄,进而导致无数人付出一切夺来的优势付诸东流。
不要怀疑,这世界就是如此现实,它的底层运营逻辑,不相信任何人的无能狂怒及眼泪,赢,就是赢,输了下次准备充分卷土重来。
至于看似没有波及其中,不用付出惨烈代价的看客,也不必笑,因为人活着最可悲的不是被人利用后一无所得,而是压根连被人利用的资格都没有。
就这么现实,能参与到美资和东大欧萌脚盆鸡能源大战的各方,哪怕是一线负责直接行动的人员,最起码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
放在外面少说人中龙凤,更别提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动辄年薪几十万的敲击键盘程序软件工程师及高级白领。
即便是他们,也仅仅只配成为这场战争的螺丝钉,在外围负责处理简单的工作,打打下手。
真正能影响事件走向的大人物,都坐在小房间或会议室里,每做出一个决定就有几百万数千万美元,在某个时刻砸进资本市场参与博弈。
再高一级能做出决策者,更是凤毛麟角,千万人里未必都能出现一个,站的高看的远。
到李泽华这种层次,其实很多事都只能通过数据报表看一眼,很难深究每一组数据背后,究竟潜藏着多少血泪,又是多少人付出生命为代价。
才勉强验证真伪,又或者是无数人没日没夜从众多繁杂无用的数据信息中,千挑万选找出来的真实数据,总之,无数人努力的结果。
到他这里,通通都成了做出决策的佐证,他觉得不对,直接弃之不用,觉得还行,才会留下,而相应的幕后工作人员,就会得到一份相比于庞大收益而言。
微不足道的奖励,或许发放到一线手中,只剩下微不足道的几万块钱,甚至只有一句做得还不错的敷衍口头奖励。
但这一切,就是现实真实写照,想要赚更多,就努力往上爬,争取出现在李泽华面前亲自汇报,这样被当面奖励就没人敢克扣。
说不定还会因此被看中一飞冲天!
当然,这种幸运儿,一年也未必能出现一个……
“让所有能联系上的席位,账户,金融机构和基金,不惜一切抵住120美元关口,绝不能让华尔街将价格重新拉起来。”林文辉扯了扯领带,不顾形象怒吼。
“我不管有多困难,不要讨价还价,总之已经撑过了三天,老板亲口下达的命令,最起码坚持五个交易日!
做不到,你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吧。”
说完挂断电话后,喘着粗气问旁边姚向军,“你那边怎么样了。”
“还是老样子,不管开多少空单进去,用不了三秒就能被吃掉。”姚向军皱眉眉头,“国资委主持的几个核心机构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华尔街这次是真的拼命了,或许它们自己也很清楚,一旦这次配合北海石油冲击和其它产油国减产,还不能把价格提上去。
那么等待它们的只有一个结果。”
林文辉也有些气急败坏了,“玛德,怎么会这样,它们就不怕陷在里头死无葬身之地吗?”
“退无可退,只能拼死一搏。”顾时节不知什么时候走进来,闻言接话道:“截止到今天为止,集团包括采购现价原油,保证金和投入期货市场的总资金。
已经超过700亿美元,还有东大央行带领的五大行,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它们仅在国内就投入超过200亿美元资金打压油价。
再加上外部东南亚欧萌等经济体,投入的资金何止千亿美元,我相信华尔街那边只会多出好几倍。
这意味着什么?无论哪一方落败,等待它唯一的结局,就是下地狱。
所以现在谁也不能退,谁也不敢退,坚持到最后一秒,胜利就一定是我们的!
因为华尔街已经对昂撒资本控制的页岩油项目忍无可忍,一旦其动手,就势必把这股决定性力量推过来。
君不见以马先生为首的资本,已经在逐步清空手里的多头订单,开始逐步建仓做空了么。
这些人是其中的核心资本代言人,一旦他们都开始为自己利益考虑,你说集团距离大获全胜还远吗?
等着吧,卡在120这个关口,就是传统美资在进行最后的自救,等,就有机会。”
“对!”林文辉给自己加油打气,“老板说过,哪怕华尔街拼命,无非也就是同归于尽,只要那群人但凡有一点点惜命,就必输无疑。
因为现在几乎全部的运输资源都掌握在我们手里,华尔街哪怕能命令美资企业强行毁约,也不可能在几个月内调集足够多的船舶。
只要它们将各经济体交易所交割的原油拉走,我们就是稳赢不输。
现在只要能等到传统美资控制的页岩油项目发生剧变,昂撒和鱿太资本集团分道扬镳,油价就一定破不了120,甚至还得转头向下冲击100美元。
到那时候先杀一遍投机者,再把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全部套牢,只等各方协调一致直接对准65甚至50美元杀下去,就一切尘埃落定!”
涉及各自投入几千亿美元的捉对厮杀,压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这一点双方都很清楚。
华尔街是想一口气拉升到130,甚至是140美元,挽回所有损失(原本的账面盈利,实际上华尔街布局从40美元做起,已经盈利无数)。
然后逐步平仓跟随做空,对冲风险。
可现在以欧萌东大为首的资本集团,拿捏着不败的底牌(运输资源和战略储备,及市场需求下降),压根不给华尔街妥协换仓的准备时间。
只想一口气冲到一百美元,然后经调整,谈判和华尔街达成一致,如果美资答应欧萌的大部分条件,那么欧萌也愿意让出利益。
以供美资分一杯羹,比如不再发动对欧洲核心工业集团的调查和攻击,让出一部分移动互联网的控制权。
以及确保在军事领域不受威胁,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的欧元市场份额,还包括至关重要的美资解除在哈士奇和二猫的布局,放松对欧萌的整体压迫。
如果不同意,那么欧萌就会一口气将国际油价彻底打下去,给予华尔街前所未有的教训,至于东大,完全在浑水摸鱼。
美资赢,东大不乐意看到。
欧萌赢得轻松,甚至完全夺回欧美对世界秩序主导主动权,东大也不乐意看见。
实际上包括青云系在内很多经济体,都更恐惧欧萌的新经济决策,表面上看是汉斯提出的智能工业4.0计划。
实际上以汉斯为首的欧萌,正野心勃勃妄图打造一个中西欧构建高端生产力,东欧东南欧发展中低端产业链的新体系。
大国战略,从来没有欺骗一说,只要你做,就一定会被对方看的清清楚楚,之所以能成功,完全是因为内部始终坚定向前走。
因为大家都是草台班子,内部充斥着各种声音,哪怕所有人都清楚对手正在壮大,偏偏出于各自利益考量,始终无法团结起来阻止。
欧萌的地理环境,历史底蕴简直举世无双,传统欧陆大国都是工业强国,上百年的对外扩张史为其积累了外界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要高端有高端,要规模有规模,要市场有市场,资金技术要多少有多少,最关键还有东欧东南欧源源不断的外部廉价劳动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