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在世啊!要不说这帮做金融的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呢,哪怕这么暴涨暴跌,仍旧挡不住人家发财!”李泽华拿着手头最新信息。
当看到第一排刺眼的某基金在一月投入380亿美元巨额资金,在全美各大金融机构下单做空能源期货时,他被狠狠震惊一下。
“合着我们累死累活才赚点辛苦钱,期间还要和华尔街斗智斗勇,稍微出点差错就是血本无归的悲惨结局,结果人家坐在家里动动手指。
不仅没亏多少,反而有些掌握内幕的大机构还能趁机大赚一笔?”
“毕竟是人家自己的地盘,想挽回损失并且额外赚钱也相对简单。”旁边林文辉苦笑道:“和我们的选择差不多,华尔街大投行控制的中小基金和机构。
在资金进入一二级市场之前,就把所有做多的定单全部截留,这380亿美元还只是某一家的投资,剩下包括高盛,摩根在内指不定有多少秘密账户呢。
根据我们的监控,就在暴跌前最后几天,包括股市,债市都有大量集中的电话交易(美利坚市场至今有大量匿名电话交易渠道)。
仅暴跌当天就有超出平时交易量七八倍的不正常剧烈波动,尤其是大投行在同一时间匹配非常多的买卖双方对冲合同。
无一例外,卖空的都是大投行自营部门,资金来源包括许多著名的美利坚本土或友好合作伙伴的亿万富翁,及不可描述大人物。
买入一方,则是通过美资舆论渠道忽悠,或被强行绑定上车的第三方经济体基金,比如脚盆鸡软银集团就被迫贡献约4.5亿美元。
其它还有包括大猫的k基金,大户的主权基金,对了,我们暴露在明面上的基金公司也被忽悠进去1.2亿美元,无一例外,现在这些基金都陷入资不抵债阶段。”
说着,他还凑上来神神秘秘低声笑道:“不过根据可靠消息,这些年从东大跑过去的那些人各个损失惨重,它们存在美资银行的钱,被各种所谓专业人士一顿忽悠。
基本都在这次能源期货战争中输掉最后一个铜板。”
“这么惨?”李泽华乐了,“那真是大快人心,值得呼朋唤友喝上几杯庆祝。
至于我们亏点,权当交过路费了,起码这次美资很讲规矩,没有掀桌子。”
“嘿嘿,相信资本的下场就是这个,不止从我们这里跑出去的那些,包括大户大猫还有东南亚那些被我们赶出去的资本集团。
甚至还有欧美一些大集团在美的资本,都被忽悠着大举接盘。”林文辉的消息很灵通,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绝密内幕,他都门儿清。
说着说着,又把话题引入华尔街应对方式上,“美联储的那位通过中间人提出一个条件,希望能中途配合一阵,不要一次性抛售太多。
最好中途再相互配合放出一些消息,大家一块把价格再往上拉升,做出经典的多空双杀局面赚取更多利润。”
要不说是华尔街呢,把赚钱算计到骨子里,不放过任何一个赚大钱的机会。
就比如现在,纽交所和芝加哥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一口气连续跌出两次熔断,临近东大过年前最后几天。
其价格从暴跌前最高的123.5美元,一口气跌到现在的96.25美元,不仅创下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连续65周的最低记录,还给市场留下继续暴跌的无限遐想。
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外力介入,恐怕接下来一周就是血崩,按各经济体预估,甚至能跌到70美元下方,这可把华尔街某些大机构吓坏了。
因为继续这么跌下去,它们手中的仓位全部要爆仓血本无归不说,还会把好不容易因化工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勉强打压拿捏住的欧萌经济。
尤其是德意志制造业集团集体放出来透口气,这对煮派在东欧的布局影响很大,万一二猫各行各业享受到低油价带来的普遍收益。
还会不会跟随煮派继续胡闹下去?
现阶段二猫境内许多大集团,就是拿高油价在说事,说什么大猫不顾兄弟友谊,借助高油价从二猫赚取太多超额利润。
这些论调大行其是,迫使大猫必须拿出更大的诚意来收买二猫,也是高油价带来的额外福利,大猫的经济状况从未如此健康过。
导致那位大手一挥,直接从石油基金中掏出170亿美元,加上大猫财政挤出来的一部分凑成220亿美元,准备集中优先采购二猫家的工业设备等产品。
这一计划旨在稳定二猫的就业环境,拉拢二猫,让其不要过分靠拢北大西洋公共约定组织(此时虚弱的大猫已原则上同意二猫有条件的加入欧萌)。
情况大家都看得见,所以华尔街也在评估综合影响,放任油价继续居高不下,大猫的野心注定膨胀,毕竟一个靠能源矿产资源出口的国度,一旦手里有了钱。
必定想方设法进行投资保证销售渠道稳定,这是内心不确定性危机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所以华尔街要反制,就必须接受各经济体联合提出的降低油价诉求,而油价一旦下降,勉强压制住的欧萌制造,尤其是汉斯高卢又要崛起。
这就迫使华尔街必须加快自己的行动,暗地里,来自美资的支持第一时间抵达哈士奇和二猫,在海量资金支持下,两个经济体内部的反对力量迅速跳出来搞事。
在李泽华看来,原来一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说不定要提前爆发了,因为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迫使美资不得不提前发动。
说白了,煮派现在是进退两难,在期货市场众怒难犯,索性在私下疯狂做空,甚至不惜采用一切伤害信用的手段,来迫使各方在美利坚留存有大量资产的资本集团。
为其早期持有的海量多头头寸买单,在这一点上,大户表示有苦难言,因为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为转移风险寻找新的带头大哥。
大户在纽约成立了一支500亿美元的主权投资基金,后来在煮派的威胁与诱惑下,这支基金规模持续扩大,一度到达三千五百亿美元上下。
为了取悦美利坚寻求保护,大户还同意未来五年对美利坚相关产业投资上千亿美元,并将阿美石油送到纽交所上市。
结果收钱时承诺好好的,没曾想华尔街反手就给大户一巴掌,之前原材料期货大战,华尔街大机构损失数百亿美元本金,就忍不住提前下手。
从大户基金拿走一部分投资份额用于填补亏损严重的投资计划,而这一次更过分,在煮派力量的谋划下,大户最开始稀里糊涂签署约400亿美元的能源期货对冲计划。
用于平衡分摊风险,这本无可厚非,奈何到最后,美资演戏都懒得演了,直接发份邮件就算通知到位,然后明目张胆授权职业经理人投资美油。
而接盘对象恰好就是美资之前留下无法处理的那些多头头寸,等到大户家带着明确授权文件,急匆匆赶去纽约制止的人抵达时。
不好意思,主权基金里面的钱,已经被直接抵押了一小半,如果再来的慢点,恐怕华尔街这次投资损失的全部,都能被大户主权基金的钱抵消掉。
气得过去制止的大户一位亲王,险些原地爆炸,最后一查才知道,华尔街的套路太深,普通人几乎无法想象。
比如主权基金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都需要大户任命的总裁和大户财政口负责人一块签字,那人家干脆绕开这一限制。
直接用主权基金已经投资的优质项目,向花旗等大银行抵押申请额外资金,以规避大户方面派来的人员监督,然后用小于5000万美元的规模,不断签署原油买入协议。
等到发觉时,大户的亲王都气笑了,整整上千份4999万美元的协议堆满银行保险柜,这下想反悔都没办法,因为一切合法合规。
没有超过五千万美元啊,而且二次抵押投资本就是职业经理人的业务范畴,只不过选错方向罢了,至于都是和某些特定大机构签署的对赌协议?
完全没问题!
因为市场上除了大机构,压根没人有这么买入头寸,这可是稀罕货,除了神经病一般没人敢买。
任由大户的亲王如何狂怒,时至今日也无济于事,因为技不如人,发火只会惹人嘲笑,对事情不会有半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