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鲁地的敌我兵力对比(2 / 2)

从大同会战之后,日军就开始大规模的从华北地区抽调部队,并且向北平以北继续撤退在那里构建新的防线。

他们妄图凭借山区再次构建出一条坚固的防线,以此保住他们在东北地区的利益。

不过这件事情并非是现在的李云龙和第三野战军需要管的,那是四野该管的事情,四野应该负责东北地区的敌人。

当然了,日军将部队抽调回东北地区,自然就导致了山东地区的日军数量紧缺,山东地区的日军数量从原先巅峰时期的10万人到现在只剩下了5万人,还有数量在15万人左右的伪军。

日军由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和八路军在后面打一场正规战的缘故,所以他们的装备以轻步兵为主,装甲力量薄弱,空军有限。

在这里的日军并非是日军的野战部队,所以此地的日军擅长防御战治安战面对大规模的装甲突击和空中优势,根本无力招架。

毕竟这可是以麒麟中型坦克和虎王等重型坦克发起了装甲洪流日军装备的轻型武器,对付我军的坦克几乎没有任何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我军在山东地区拥有完善的民众支持,也就是说老百姓是支持八路军的,这就是本土作战的好处,甚至每到一处的时候还有老乡能够帮忙指路。

这无疑更进一步的给八路军提供了绝对的便利,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些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八路军部队,山东本土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作战的时候还需要依靠地图。

在拥有了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之后,八路军就可以走一些出其不意的路,同时部队的调动和进军路线也将变得更加简单。

山东地区和我军的情形全部摆在了各个指挥官面前,之后作战参谋者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而老总则是将自己的眼神看向了李云龙。

“小李?山东的战斗是你提出来的,既然如此,你应该有作战计划了吧,不妨说出来听听?”

有现成的作战计划,为什么要自己去想呢?

李云龙盯上山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八路军内的几位首长都清楚这件事。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相信李云龙此时应该有了对山东地区作战的完善计划。

不仅仅是山野的一众首长看向了李云龙,其他的普通指战员也通通都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了李云龙身上。

还是那句话,有一个现成的作战计划,为什么不直接拿过来呢?大家考虑论讨论,然后改进改进,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方案。

闻言原本坐在一边,准备先听一下三叶的大佬们应该怎么说的,李云龙也只好站了起来。

他原本是不准备先发言的,毕竟他想先听听几位大佬的意见,还是要多多学习,但没想到几位大佬比他想的还要懒,直接就准备让他把他的计划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