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那个二儿子,一上来又是像自己这样,不断北伐。
是的,二儿子像自己,可朱棣担心的就是二儿子太像自己了。
.......
西汉,汉武帝刘彻时空。
老年的汉武帝表情复杂的看着光幕。
北方的游牧民族,真的像野草一般,春风吹而复生。
明明自己已经重创了匈奴这么多次,慢慢的,又在恢复元气了。
汉武帝其实内心很清楚,等自己死后,下一代君主只能选择休养生息。
留给自己儿子的操作空间其实不大的。
自己的处境,跟光幕上的朱棣处境基本差不多。
那就是自己能够数次北伐,到了儿子这一代,就得开始休养生息。
不然,自家的大汉真的要亡了。
.......
【朱高炽监国期间大力推行其父皇的“垦荒归己”的奖励垦荒政策。】
【使这项政策前后贯彻七十年之久。】
【同时也继续其父祖的设置屯田的政策。】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高炽第二次监国时,安置了山西等地2000多户流民到隆庆州进行屯种,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再发展。】
【当然,朱高炽最关心的是:他父亲耗费巨大的种种计划,所引起的黎民百姓的财政困境。】
【在他短暂的统治时期,他颁布了几道诏令。】
【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
【代之以一种公平购买的制度。】
【他还免除受自然灾害的人的田赋。】
【并供给他们免费粮食和其他救济物品。】
【特别使他苦恼的是人民的频繁逃亡。】
【这种情况是农民无力付税和应付各种征用引起。】
【这是朱棣统治晚期的一个严重问题。】
【流民问题严重,在永乐晚期使国家丧失大量收入。】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唉,老朱也是不知道该如何说。
首先,老朱能够理解老四朱棣数次北伐的动机。
老朱当然明白老四是想彻底瓦解蒙古人,压制住蒙古人。
但是,老朱从现实的角度、从历朝历代的经验来看,游牧民族的问题的确很难处理。
总不能像汉武帝那样,无休止的打下去,这样自己国民都顶不住。
何况后来,人家汉武帝晚期也开始休养生息起来了。
自己也数次北伐,尽管很注重不要浪费民力,但还是难以避免消耗民力。
关键是,自己家老四也这像自己这样折腾北伐的话,大明老百姓就很难休养生息。
一方面,老朱其实从光幕的描述上,看到蒙古瓦剌趁此窗口期统一各部,其实心里有大担忧的。
但是,老朱又能理解朱高炽的防守策略。
老朱知道,大明如果连续三代君主都是不停的北伐,恐怕这样老百姓先顶不住了。
当然,从光幕上说老四在位期间,流民问题越发严重,就可以验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