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她找不到词形容,她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大学课堂,似在与教授探讨学问。
崔然自然察觉到了这微妙的氛围,从这两位领头人身上,便能窥见中国第一内容制作团队的底色。
这种根植于学术与专业的氛围,或许正是山影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
“可惜,有着这么专业的制作团队,没有跟上市场化脚步”
“不过,如果过于市场化,山影内部也培养不出这种精神特质的制作团队”
“艺术这玩意,市不市场化,并不影响艺术素养,最典型的就是苏联电影,中国美术片”
江露露听完侯洪亮与孔笙关于《琅琊榜》项目的创作理念,心里已有计较。
虽说尚难预判这部剧的市场前景,但正午阳光二人代表的团队展现出的专业性、学术底蕴,加之过往的亮眼履历,令她有了信心。
她轻吟片刻道:“侯总、孔笙导演,我对你们主创团队是非常认可,《琅琊榜》项目后续的投资你们还差多少,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
侯洪亮扶了扶眼镜,谨慎道:“目前还需要5000万”见她脸色一变,立马补充道,“如果项目预算挤一挤砍掉一些剧情,在不影响主线的情况下,3500也行”
孔笙导演听到后面那一句,眉头一皱,但没有说什么。
江露露自然捕捉到了这一幕,说实话她手里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如果5000万全掏出去,公司的现金流就枯竭了。
3500万显然对质量会有一些影响。
她心一横,直言:“4000万,能否在不砍剧情的前提下保证质量?”
侯洪亮与孔笙闻言对视一愣,随即将女侍应生递来的纸笔铺在桌上,开始快速核计。
两人写写画画间皱起眉头,实在是难以定论,索性掏出手机现场组建临时会议。
十分钟后,会议室里已聚齐美术、道具、副导演、后勤、财务等部门核心人员。
这场临时会议出乎意料地有序——众人依次发言时不急不缓,先梳理整体流程,再逐项讨论:哪些场景布置可简化复用?道具能否调用库存?拍摄周期能否压缩?航拍镜头可否用轨道镜头替代?
在外面吃饭的美术指导用铅笔在餐巾纸上勾勒场景改造方案,财务总监飞速敲击计算器核减预算,副导演则对照拍摄计划表标注可并行的场次。
众人如精密齿轮般配合,在有限条件下拆解难题,举手投足间透着老牌制作团队的深厚功底
江露露虽不懂影视制作细节,却被现场氛围震撼——没有推诿争吵,只有专业视角的冷静碰撞。
一小时后,侯洪亮面露难色:“江总,最多只能省 500万,人员和道具已压缩到极限,再省只能动服化道,但会影响剧集质感。”
江露露眉头微蹙,忽而舒展:“计算时,男主角片酬算进去了吗?”
“这…当然算进去了。”侯洪亮面露疑惑。
“他片酬多少?”
“1300万。”他愣了愣,如实答道。
江露露默算一番——以总投资 1.1亿计,演员片酬不超 50%,此价格倒在合理区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