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扶苏:我爹疯了吧..(1 / 2)

如果说扶苏先前的话只是让淳于越有些绝望的话,这时候所说的便是彻底让淳于越崩溃了。

鲁儒一脉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的“地位”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是扶苏的老师吗?

不是。

他们成为扶苏的老师是因为他们是“博士宫”中唯一的一脉,无论是儒学也好,还是诸子百家也好。

这里就不得不说大秦的“思想文化”制度了。

或许是因为还未曾从当初争霸天下时候被“霸凌”的阴影当中走出来,这个时候的大秦就像是一个被孤立了许久的老实人。

依旧像是从前的心态一样,战战兢兢的捧着一个愿意来大秦施行学说的儒家。

可此时的天下与当初的天下已经不同了。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纵横交错、璀璨无双,那个时候诸子们有无数的国家可以选择,强大的、弱小的,中原的,偏僻的。

所以那个时候儒家也好、农家也好、乃至于其他的学术流派也好,他们都不在乎偏远地区的大秦。

甚至儒家还可以很张狂的表达出儒不入秦的想法。

可如今和那个时候一样吗?

一点都不一样。

这个时候的大秦已经一统天下,那些想要宣扬自己学术思想的诸子们有且只有一个官方渠道,那就是大秦。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了。

除非当反贼。

但.....你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的领袖,你想去当反贼?

谁会愿意跟着你一起去当反贼呢?

大家还是要生活的。

所以此时已经不是求大于供的卖方市场了,现在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只是大秦以及他的统治者在之前从未曾想过这个角度而已。

而如今,大秦的两位统治者都被点醒了。

于是,所谓的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又要来临了。

嬴政坐在高台上,看着淳于越被拖出去时候那绝望的眼眸,脸上却是缓缓露出了笑容。

他看着扶苏,轻声颔首道:“说的不错,便依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嬴政垂眸:“李斯,传朕旨意,诏令诸子百家领袖入咸阳,凡是通过扶苏考核的,便可以入博士宫,为大秦的....正统思想。”

“大秦之思想,须当百家齐鸣。”

李斯慨然接旨。

他在乎的是“权力”而不是“思想流派”。

甚至李斯并没有将自己当做是“法家人”甚至是“法家领袖”,那些法家弟子也同样没有这样子认可李斯,他们只是觉着李斯是一个朝廷官吏。

双方都不接纳对方。

一场朝会便这般落下了帷幕,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们都在下朝之后开始讨论着嬴政以及扶苏的变化,无数的人开始揣测,自然也有无数的人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比如李斯。

廷尉府

此时的李斯尚且没有成为丞相,他只是九卿之一的“廷尉”而已。

他坐在那里,面容中带着些许严峻。

先前他不支持扶苏的原因是扶苏太过于顽固,将自己当做是儒家弟子而非是大秦的长公子,他虽然并不是法家的人,但耐不住扶苏这样子认为。

所以他先前有了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