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怎么做?当然是趁着你爹还没死赶紧抓兵权!(2 / 2)

“我可从来没有说过你需要全都靠自己。”

樊牧撇了撇嘴:“你有的东西为什么不用?”

“陛下宠爱你,这难道是你的错误吗?陛下信任你,这难道是你的错误吗?”

“我说的不要凡事都依靠陛下,是因为你先前太过于信任陛下了,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陛下去处理,而不是说你不能借助陛下的力量。”

“你是长公子,你天然就拥有借助陛下权力的资格和身份。”

“利用好自己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和东西,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一个合格的帝王应该做到的事情!”

“就像我先前所说的一样。”

“你不能够只想着这个流派怎么样,那个流派怎么样,你要用一种帝王的角度和身份去看待这些。”

樊牧悠然的为扶苏解释着真正的“帝王之道”。

其实帝王之道很简单,只是做起来很难。

但这些对于某一种人来说却是真的很简单——那些继承者们。

他们天然的拥有他们父亲所留下来的资源,所以他们根本不必去奋斗、努力,也不必费尽心思才能让别人信任他们、支持他们。

比如扶苏。

扶苏若是一个寻常人,他当然需要人格魅力才能够征服那些人才,而后让他们为他所用。

然后慢慢的发展自己的势力,有了势力,才能让其他的人接受他。

就比如刘邦一样。

刘邦为何前期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帮助,但后面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帮助,甚至项羽手下的人都愿意投降帮助他?

原因就是因为他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收服了前面几个人才后,之后打下来了越来越多的势力,人才自然愿意汇聚在他的身边。

而扶苏不同。

这么说吧,扶苏现在宣告天下,自己要设立“招贤馆”,招揽天下人才为自己服务。

那么他初始获得的“人才”稀有程度,一定比刘邦要高得多,甚至人也多得多。

刘邦找人才或许还要亲自去见,而扶苏只需要一道旨意就可以了。

比如萧何、陈平、曹参等人。

扶苏就相当于半个功成名就之后的刘邦,天然的拥有让这些人才投靠的本钱。

至于说为什么是半个?

因为刘邦是自己打下来的天下,而扶苏是“继承”的。

众所周知,继承的过程一定会有“流失”,因为人心易变。

但这些道理虽然简单,后世的许多人都知道,可在这个时代,已然是不得了的、未曾能够总结出来的“帝王之术”了。

这是眼界的问题,不是智慧的问题。

就连一旁听着的嬴政也是微微点头,他为什么能够一统六国?除却他自己的雄才大略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继承了“秦国”。

为什么能继承秦国?因为他是嬴姓的血脉,是庄襄王子楚的孩子。

是秦人都认可的秦王。

樊牧看着扶苏,继而说道:“所以,你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抱紧你父皇的大腿!”

“而后.....”

“趁着你爹还没死,将兵权死死的抓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