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老秦人的安置(1 / 2)

扶苏的眉宇中带着些许的担忧:“黑冰台的消息中,六国故地的黔首们对于朝廷颇有意见,他们认为是这些“贵族”真的是朝廷派来欺压他们的。”

“甚至,这些权贵不仅仅是以朝廷的名义多征徭役、赋税等,甚至还....”

扶苏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却已经十分明显了。

他对于这件事情十分不满,但却又没有解决的办法。

“儿臣想要处理这些事情,可.....可是,如今科举制若是不能够使用的话,朝廷又该用什么样子的办法找人去顶替这些人呢?”

这是如今大秦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想要解决黔首们的问题,必须是要有能够顶替那些“贵族”之人的郡县长官出现——而且这个数字不小。

可想要大量的选拔出新的官吏,唯一的办法便是“科举制”。

而实行科举制,则是需要“识字率”以及寒门黔首阶层能够读得起书。

想要读得起书,就需要推广印刷术以及造纸术。

可....推广也好,寒门崛起也好,都是需要时间的,可如今的大秦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了!

嬴政摇头,哑然一笑:“你啊,就是将事情想的太过于复杂了。”

他眯着眼睛,眉宇中带着些许零星的笑意:“你只是想着将他们全部替换掉,可....为什么将他们全部替换掉呢?”

“只需要替换掉一部分就可以了。”

“或者说.....在暂时没有合适人手的时候,不需要将他们替换掉,只需要将他们的位置调换就可以了。”

“更何况....天下之间并非是没有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只是这些读书人从前难以出头罢了。”

“科举制自然是不能够开始推行的,但.....何不先推广“考试制度”?诏令天下,朕欲择选贤能之辈,而这一次要择选的并非是一个两个,而是数十、数百个!”

“方法十分公平,届时由朕亲自出题。”

“题目作答的好的,自然就可以入选,答得不好的,自然就落选。”

“难道一批几百、几千个人的竹简和考棚大秦也出不起吗?”

“等到进入了第二次的考试,再以“绢帛”代替纸张不就行了?几十个、不到百张绢帛,难道大秦还出不起吗?”

这自然是出得起的。

扶苏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他有些一叶障目了,竟然没有想到这么简单的办法。

嬴政并不在意,反而是耐心的传授着他的经验。

“为帝王者,不能够拘泥于一个角度,你要时常用其他的视角去看问题,想一想,若是你不是皇帝而是其他人,你会如何做?”

“继而用这样子的办法,来看待天下,以此来达到天下的平衡。”

扶苏微微躬身应答道:“儿臣明白了。”

.........

百家入京已经一个多月了,但皇帝暂时还没有诏令任何一个流派的领袖觐见——这让诸多流派的领袖都有些紧张。

若是换做从前,统治者敢如此怠慢他们,他们早就是拂袖离去了。

可如今....这不是今时不比往日了吗?

该等的,还是要等。

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荀儒”和“楚儒”的领袖。

“袁先生,陛下有请,还请随我入宫吧。”

袁艺看着面前笑意吟吟的内侍,脸上神色不变,十分有宗师风范的交代了麾下的弟子,而后淡然的跟上了这内侍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