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开日本战国(1 / 2)

永禄三年(1560),初夏。

大和国,忍海郡,布施乡,田山村。

清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粗糙的庭院中。

府邸是一座普通的木屋,墙壁是用泥土和稻草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厚厚的稻草。

藤胜丸坐在走廊边,仰望着湛蓝如洗的天空,一朵白云再次遮住太阳,仿佛在诉说世间的变幻无常。

藤胜丸,苗字(姓)筒井,生于天文十八年(1549),现年虚岁十二,未元服。

他出身的筒井家,乃是兴福寺的官符众徒(武装僧侣集团)。

其父筒井顺昭十五岁继承家业,并在他的努力下,家族直领从区区五千石,扩张到了五万石。

若将附属豪族纳入其中,筒井家的势力范围可达二十万石以上,足以成为制霸大和国的战国大名。

只可惜好景不长,藤胜丸两岁那年,筒井顺昭便英年早逝。

顺昭逝去后,幼主登基,重臣掌权的筒井家一时群龙无首。

刚被震慑收服的越智家见状,立刻露出反骨,宣布独立,并趁机侵攻筒井家。

京畿霸主三好家重臣松永久秀,也一同攻入大和。

更是在永禄二年(1559),仅用一日,便攻下了居城筒井城,结束了筒井家在大和的统治支配。

回忆起那夜仓皇逃亡的场景,藤胜丸不禁叹息:“哎……并非是我不努力,实在是无人肯听我的啊。”

虽然藤胜丸穿越至此已有数年,拥有前世积累的《太阁立志传》、《信长之野望》等人文知识,也研读过《日本战国:细川之野望》这类经典文籍,对战国乱世的局势有着清晰的认知。

但每当他试图以“先知”的优势,来介入家族事务时,换来的却是家臣们“童子何知”的忽视。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藤胜丸攥紧拳头,目光扫过庭院里齐膝的荒草。

如今所领的田山村,仅有200石。曾经五万石的诺大家业,被那帮无能的家臣颓败至此,真是可悲可叹。

“我记得历史上的筒井家,是熬到了1566年,三好家督三好长庆死后,松永久秀与三人众(三好家臣)内斗的时机,重夺筒井城并恢复了点势力。”

掐指一算,还有六年的时间。

“但六年后,织田家已经天下布武,织田信长挟将军以令诸侯,掌控京畿政局了。”

“到那时,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众都俯首称臣了,筒井家就更无自立的机会了。”

史实也是如此,筒井家臣服织田家,虽然换取了所领安堵,石高一度增至八万石,但再无争霸之力。

“不行,不能等到那一天。今天,我一定要夺回家督权利!”藤胜丸暗暗发誓。

召开会议的通知已在五天前发出,今天就是评定的日子,主题就是关于藤胜丸元服的事宜。

元服,意味着成年。就能摆脱后见役(摄政大臣)的辅佐,真正意义上的当家做主。

但想要在十二岁早早元服,必须要得到半数以上重臣的支持,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主公!大喜!果然如您所言。东海道第一弓取的义元公,真的被尾张的大傻瓜给讨取了!”松仓重信兴冲冲的小跑过来,单膝行礼。

他是家中重臣松仓秀政的独子,很早就被藤胜丸招为身边的“侧近”,这也是拉拢松仓氏的手段。

“侧近”是专职服务主公,保护主公的亲信。将来可能会成为主公所依仗的近臣、重臣,可谓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