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宪端起手边的清茶,轻呷一口,似乎在品味茶香,更在权衡利弊。
良久,他放下茶碗,声音依旧平稳,目露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殿下所请,事关重大。油、盐、米乃民生根本,寺方座商经营多年,有其规制。若骤然变更,恐引纷扰。”
“还望门主大人多多帮衬。”筒井顺庆眼神示意中坊秀祐,后者恭敬的向寻宪献上一礼盒。
打开一看,里面是金灿灿的金豆子。
“这是资助门主大人佛学研讨的一点心意,以后每年都有。”筒井顺庆微微一笑,献金50贯。
寻宪的目光落在那金豆子上,却并没有伸手收下。
“殿下,贫僧明白您的诚意。不过,寺院的事务并非一人能定,还需与众门主商议。”
“至于这金豆子……殿下,贫僧见您也是实诚之人,贫僧便直说吧。”
“本寺年贡,六成以上皆仰赖米、盐、油、铁诸座役的收入。”
“所以,即便贫僧答应,其他门主与座商也绝不会同意。”
“他们必定会联合抵制筒井家,届时贵家恐怕连盐都难以获取。”寻宪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座商势力之强大,令人咋舌。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今川氏真。
他甫一接任今川家家督,便试图打破座商垄断,推行自由贸易。
结果,旧座商联合抵制,今川家财政被拖垮,最终亡国。
“是顺庆唐突了,多谢门主大人提醒。”筒井顺庆突然意识到,在没有强大实力之前,“乐市乐座”的政策,只能是空中楼阁。
若贸然实施,只会引火烧身,招致无尽的纷争与阻力,最终危及筒井家的基业。
筒井顺庆的眉头紧锁,心中满是苦恼。
他深知“乐市乐座”政策的潜力,却也清楚眼前的实力差距。
可若不能打破座商的垄断,筒井家的崛起之路将被重重阻碍。
他沉默片刻,抬起头,目光期待的看向寻宪:“门主大人,可有良策?”
寻宪似乎早已料到他会如此发问,沉吟道:“殿下,米油盐铁或许不行,但烧物座、细工座、鱼座或许可行。”
“陶器、木工品、干鱼?”筒井顺庆眉头微皱,有些失望。
这些商品利润微薄,是连座商都轻视的商品,要不然也不会被寻宪拿出来做交易。
“行吧,聊胜于无。”筒井顺庆满脸苦涩,似乎也只能答应。
“嘿嘿……那贫僧就却之不恭了。”寻宪笑眯眯地接过那盒金豆子,眼神中浮现精明之色。
在他看来,用边缘商品的经营许可换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这笔买卖相当划算。
“稍后几日,贫僧便会将这类特权的‘座奉书’,送到殿下手中。”
“届时,殿下便可指定特定商人经营,也算是为城下町的繁荣,添砖加瓦了。”
寻宪还双手合十,口颂佛号,好似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实际上筒井家的御用商人入围,仍需向座方缴纳各项杂费,只不过是运上金(特许经营分成)缴纳的对象不再是兴福寺,而是筒井家。
运上金一般是利润的30%,此外每年还需献上10石的兵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