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随航物资(2 / 2)

……

林百祥同父亲合计过,首次出航需要为两千人预备半年的粮食,必须预留好提前量避免遭受未知意外情况。

按照每个成年人每年消耗500斤粮食计算的话,2000人就需要准备50万斤粮食。

船队中还需要携带各类活禽,以及活的羊牛马。

澳洲大陆上此时最多的除了袋鼠外,剩下的也就是澳洲野狗和毒蛇多了。

家禽可以多带一些每类400只,大一点的牛马羊则是要少带一些,各带100,积少成多慢慢贩运。

婆罗洲上并没有驯养家猪的习惯,是以华人在这里这么多年甚少吃猪肉,婆罗洲上倒是有一种野猪名叫须猪。

不具有驯养价值,后期想要驯养家猪需要从清国单独贩运,至于英国的约克猪有机会可以尝试购买。

在澳洲地盘上繁育中国土猪和约克猪的混血猪,及早解决种猪问题,省的以后被欧美卡脖子。

……

另外农用工具和火枪、火药的分量也得备足。

林家手中目前掌握了1215支火枪,其中燧发枪只占52%。

在舰队出发前,林百祥希望钱不多师傅能够把从三发苏丹那边缴获的400支全新燧发枪改造完毕。

两个拓植点各配200支遂发枪就够了,剩下的人全员装备长矛。

火枪和弹药按照一比五百的比率准备,防止出现弹药不够的窘境。

另外还需要携带火炮,澳洲的土著战力也不低,真遇到土著倾巢而出的战斗,必须得有压制性的火力。

缴获的32只火炮以12磅炮为主,林百祥打算征借一半走。

火药带足一万斤,炮弹则是备足1000枚。

……

此次出航过后,再想为拓植点补充人口就得等到冬半年了。

林百祥在邦戛已经同十多个远洋船主定下了运人的合约,那时候能够补充多少移民数量尚属未知。

林百祥寻摸一圈,把目光瞄准在了安不纳群岛(今纳土纳群岛)。

此群岛上主要是华人,这里曾是明末将领张绪杰的领地。

群岛上起初只有一千多人,如今已有近2万人,华人占大多数。

张绪杰率部在此称王,但是十年前张绪杰去世,他的子嗣为了争权内讧,导致荷兰人乘虚而入。

原时空荷兰人为了削弱张氏的影响力,发起过几次大屠杀,导致岛上的华人占比急剧减少,马来土人的比例越来越重。

如今荷兰人刚刚站稳脚跟,林百祥打算从荷兰人特使那边入手,是以他让人带来了冯.托比亚斯和土人翻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