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文化搭台?(2 / 2)

陈春年扳着指头算账:“县剧团一场惠民演出,政府补贴50块钱,约莫每一个演职人员一天能拿1块钱。”

“我是这样想的。”

他喝一口水,继续说道:“只要小姨同意,剧团从明天开始就可以开锣唱戏,一天我给剧团50块钱,并管大家的一日三餐……”

秦团长听得一脸懵圈,觉得脑浆子有点不够用了。

“小年你等等,”她皱一皱眉,很认真问道:“你卖卤肥肠能赚多少钱?一天50块钱,还管三顿饭,真不会亏钱?”

陈春年摇头:“放心吧小姨,我这人无利不起早,肯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秦团长显然不信。

此外,这种事情还需要给县上文化部门报备,提交申请,另外,还需要协调县公安、卫生局、治安办等七八个部门,审批手续极其复杂。

所以,听着一件小事,做起来很难、很难。

“小年,我知道你的想法,无非是借着剧团的演出卖卤肥肠,这想法没错,很好,早年间的戏班子,本身就做这种小本生意,卖点瓜子花生米茶水什么的,算是剧团的一份额外收入。”

“可是小年。”

秦小凤委婉说道:“一方面,上面的政策不明朗,大家都不敢搞三产,另一方面,各种审批手续很繁杂,光是县公安那一关,我估计根本就过不了。”

陈春年问一句:“小姨,如果有了政策有了审批手续,咱们是不是就可以合作了?”

秦小凤沉吟几声,点头:“那就没问题了。”

陈春年起身便走:“小姨您先忙,我去给咱要政策、跑审批手续。”

眼看着他大步流星的远去,秦小凤张口结舌:“这孩子,一个卖卤肥肠的个体户,都敢说帮剧团要政策跑审批手续?”

……

陈春年出了县剧团,猛蹬二八大杠,很快又回到了县一中家属院。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有人曾说过,几乎一切艺术的尽头是直播带货,放着一个县剧团不好好利用,简直暴殄天物啊。

所以,这事儿得抓紧。

“咦,小陈啊,赶紧进屋。”

常书兰披着一件军大衣开门,见是陈春年,笑眯眯让他进屋:“刚还跟你姐夫说你呢,这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陈春年嘿嘿笑着进门,先给县长两口子道了一声歉,便开始巴拉巴拉。

“姐夫,刚才我顺路去了一趟县剧团,蹲台下看他们排练节目,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姐夫,我想请县剧团给咱红宁县人唱大戏,每天50块钱,管一日三餐。”

“姐夫,过年了,唱十几天大戏,让大家也乐呵乐呵,要不然,全县一千多待业青年过剩精力无处发泄,打打杀杀的没意思啊……”

一口一声姐夫,这个愣头青有话真敢说,把梁县长直接气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