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弯弯绕(2 / 2)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提法一经发表,立刻引来连锁反应,那位父母官的压力很大。

据说,省里一位大佬打电话,让他专门去了一趟长安城当面汇报,并鼓励他尽快拿出一些实际行动,以为典范。

瞌睡遇到了枕头。

陈春年想利用县剧团‘直播带货’,同时,还想解决姐姐和姜红泥的工作问题;梁县长想有一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抓手’。

得,两个身份悬殊的人,就这么意外的发生了关系,算是各取所需吧……

“梁县长的意思,是让我们碰个头,听取一下秦团长的想法和建议。”

教委于主任很年轻,估计不过四十岁,话不多,但很沉稳:“教委只能给政策,资金得你们剧团自筹。”

秦小凤沉吟几声,转头看向陈春年:“小陈同志,于主任的话你也听了,你有什么想法?”

这位小姨其实很懵逼。

大清早的,教委领导找她,还把她吓了一大跳,以为最近唱‘过年戏’的哪个手续有问题,人家过来检查工作。

结果一听之下,这才知道人家过来,是商谈关于筹建‘红宁县艺术学校’的相关事宜。

至此,秦团长方才想起陈春年吹过的牛逼……

“于主任您好。”

陈春年起身散一圈烟,并给三位教委领导添了茶水,这才开口:“咱们教委筹建的这所艺校,属于什么性质?公办还是民办?”

于主任呵呵笑道:“肯定是公办,问题是教委只有政策没有钱啊。”

陈春年懂了。

梁县长应该已经说过,有个‘狗大户’资助办学,人家这是来摘果实的。

他沉吟几下,随口问道:“于主任,既然是公办学校,那学历属于高中还是中专?还有,教职工有多少?他们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用品的消耗,由谁来负担?”

对于教育一行,他其实不太懂,但基本的运营模式还是多少了解一二。

所以,他这几个问题都问到了点子上。

于主任很放松,笑道:“学历暂定为中专,不过,得我们逐层申报地区教委、省教委,最后,还要上会,程序很复杂,谁都不敢保证结果如何。”

“不过有一点。”

于主任喝一口茶,继续说道:“艺校一旦批复下来,首任校长的人选肯定是秦团长,这一点你们放心。”

“此外,梁县长说了,学校场地暂时可以用县剧团一些空置房,教职工可以暂时抽调几名剧团骨干,如果需要,县上也可以调一些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师……”

“……”

巴拉巴拉十几分钟,陈春年大致听明白了。

县教委的想法很简单,筹建艺校没问题,教职工的编制都好办,就是没钱。

一分钱都没有。

这有点不正常,不过,陈春年略微梳理一下思路,大致明白了梁县长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