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骂驴呢(2 / 2)

在县剧团的屋子里凑合一夜,次日一大早,陈春年也该回七里河公社了……

……

清晨的红宁很美。

出了县城,一路向东,很快就进入了绵延不绝的山区,林木稀疏,荒草迷离。

盘山公路宛如一条屎黄色的飘带,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沟,陡然间转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却是一大片河湾地。

再过一个多月,冬小麦就该发芽了。

到了那个时节,空气湿润,一坨一坨的绿,便会陆续出现,简直特么的美的不像话啊。

“看见没,那一道山梁就叫公主屲。”

“听说王昭君出了长安城,远嫁匈奴时,和亲队伍就顺着这一条路去了临洮,然后顺着河西走廊出鸡鹿塞,嫁给了一个草原上的老王八蛋。”

“你看,你一道山梁,像不像公主的屁股蛋子,啧啧,是不是相当的圆润啊?”

“……”

一路上,听着陈春年有一搭没一搭的哔哔,姜红泥扑棱着两只桃花眼,整个人都痴了。

在她眼里,地处西北之地的红宁县,无异于穷山恶水、干山枯岭,看一眼,她就不想多看第二眼。

可是,在陈春年眼里,即便最平常、最普通的一棵树、一座山,似乎都成了人间胜境。

一根草,一棵树,从他的嘴里说出来,似乎就有了某种神秘的灵性,让她忍不住就去多看一眼。

“姜红泥,最近跟着小姨学戏,都学到了些什么?”

陈春年突然问道:“咋没见你和姐姐吊嗓子?不会啥都没学到吧?”

姜红泥涨红了脸,沉默一下,道:“学、学了、嗯,其实学了一段唱腔。”

“我笨的很,总不会让声音拐弯儿,小姨说京腔味太重,少了秦人的浑厚与沧桑。”她赶紧补充一句。

陈春年一下子来了兴致:“行啊,来,给我唱几句。”

姜红泥不给唱。

陈春年非要。

她非不给。

他非要。

最后,她实在拗不过,勾着脑袋酝酿好一阵子,开口唱了起来,却是《窦娥冤》中的一段戏词。

有窦娥在小房焦急等候,一个人闷悠悠紧锁眉头; 我的父多年来音信无有,盼只盼还在世性命保留; 最伤心我的夫得病亡故,好夫妻恩爱情长记心头……

“呀,唱的还可以啊。”

陈春年听了,忍不住夸赞几句:“可以的可以的,好好跟着小姨学,争取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西北最好的闺阁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