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年赶紧赔笑,连说好几个‘姐姐姐,我错了我错了’。
尔后,他给老姐的茶杯里续了一点热水,十分狗腿子的咧嘴笑道:“姐你也知道,从小到大,在陈老师的逼逼叨叨、毁人不倦下,我最讨厌语文。”
他巴拉巴拉的说了好一阵子,总算让陈雪晴的怒气值跌回50%以下。
哎,也幸好是自己的老姐。
要是别的女人,敢这么龇牙咧嘴,老子不把她骂哭都不姓陈了……
“这样吧姐。”
陈春年想了想,汲取了教训:“我讲个故事梗概,一些细节文字,姐姐你想办法填充进去就行了。”
陈雪晴也是急病乱投医,明知道陈春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可是,在这家伙的不断鼓动和劝说下,竟然鬼使神差的再一次提笔记录。
渐渐的,姐弟二人的合作变得顺畅起来了。
一个回忆,一个记录。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影偏西,黄昏将至,七八缕残阳透过玻璃窗,均匀洒在姐弟二人的头上、脸上和身上,泛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尤其是姐姐陈雪晴,听着弟弟的故事,不停歇的记录着,沉思着,竟然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林超然,何凝之,何慧之,罗一民,杨一凡。
火车站,水泥厂,装卸队,学校领导,街道办,社区大妈,怀孕的李玖,教二胡的老师,落魄诗人,一个远方通信的作家。
随着故事的进行,一个个人物出现,回城知青们找工作难,处处受人白眼,一个比一个颓废而茫然。
记着记着,姐姐陈雪晴突然流泪了。
哎,这故事里头的有些人,可不就是她自己嘛。
回城知青,待业青年,无所事事,偷鸡摸狗,打架斗殴,处处碰壁,处处遭人白眼,想拼搏又特么的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与方向……
呼!
终于结束了。
陈雪晴放下钢笔,看着自己记录下来的二三十页‘故事梗概’,抹一把脸上的泪水:“草!”
“这什么破故事!”
“不就发生在我们这些人身边和身上的烂事吗?写下来有个屁用,这也算小说?”
陈春年也长吐一口气:‘啊,终于编完了。’
刚开始,他想着抄梁骁声的《回城年代》,那部电视剧他看过好几遍,觉得挺好。
结果,抄着抄着,他就觉得挺没意思。
人家那个小说,讲的是发生在东北的故事,主要故事发生地在哈市,里面的人物也带有东北人的气质和味道。
所以,他觉得有些驴头不对马嘴,便干脆放开了胡编乱造,把自己、姐姐、张大元、罗小虎等人的糗事改编后塞进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