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唐砖?(2 / 2)

就在此时,姐姐陈雪晴敲门进来,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小年,帮个忙。”

‘嘭’一声,她随手将一厚沓稿纸扔桌上:“瞅瞅,姐写的是不是小说。”

陈春年赶紧下炕,快手快脚泡两杯茶,十分狗腿子的拿起姐姐的‘大作’,立刻开读。

《返城年代》

【第一个故事:同林鸟】

【1981年冬天,杜家台的最后一个知青点撤销,除了林超然、陈婷二人,其他人都走了。】

【后半夜,下雪了。】

【这一场雪啊,下起来没完没了,落在大地上无声无息,如这大地上走过的人,飞过的鸟,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就特么一片白茫茫。】

【……】

窗外春雨绵绵,屋里头静谧、祥和而温暖,唯有翻稿纸的声音‘哗哗’作响。

良久,良久。

陈春年总算读完了姐姐的小说,心情有点…嗯,怎么说呢,就有点很奇怪的感觉。

以一个三百斤老厨子的审美水平,陈春年其实根本就没读懂这七八万文字。

姐姐的小说语言简单、粗暴而恣意,偶尔夹杂几句西北方言里的脏话,比如日吧歘,杂碎,狗日的,坏怂,等等。

不像其他同时代的小说,这些文字没有什么经典桥段和冲突,就是讲故事,写日常,鸡零狗碎的琐事里,满满都是人间烟火气儿。

整体略显颓丧,却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抹小小的希望与喜悦。

给人的感觉、有点像西北一带的野草。

无人理睬时,胡乱生长着似乎有些干枯、潦草,一场春雨过后,偏生能发现一丝淡淡的绿意。

总而言之,感觉很怪。

陈春年读得很舒坦,挺过瘾,就是好像特么的读不太懂:姐姐的小说不像小说。

此外,他在小说中,还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影子,他自己,张大元,罗小虎,罗大虎,唐晚儿,黑七,巴子,乔老五,马老四,白三儿。

尤其让陈春年不解的,是姐姐的小说不像小说,竟然没有什么主人公。

没错,就是没有故事主线,没有主角、女主、配角、女配、大反派。

也就是说,这将近十万字的小说中,姐姐以红宁县的十八个小人物为原型,写了十八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

每一个小人物,大致三四千字的样子,有点像人物小传,偏生互相认识,彼此勾连,互相影响。

这种小说,陈春年这个半文盲没见过啊。

第一个故事是林超然、陈婷的故事,一个急着回城,另一个怀孕了不敢回去,留在农村养猪成了万元户。

第二个故事是蒋晴晴,落难女知青,歘歘歘二十七刀戳死了刘二狗子,她自己则吃了花生米。

第三个故事是陈小二,一个厨子,人高马大,痞帅痞帅,从卤肥肠的生意做起,发了一点小财,最后,却因为一点小事与人发生口角,被人一秤砣打成了白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