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坞堡内的秘密(2 / 2)

这坞堡之中,只怕还有高人坐镇。

灵觉洞幽咒的作用下,并未发现危险。他当即闪身来到楼阁一层之前,以巧劲打开窗户,翻身溜了进去。

顾昭贴着冰凉的青砖墙面挪动,轻轻踏上通往主楼的木阶。

月光从离地丈许高的气窗斜切而入,在崭新的柏木阶梯上投下菱形的格状纹路。

踏上楼梯拐角处的下一刻,顾昭突然停下了脚步。

前方一丈处楼梯的上方,挂着一道承尘,那是用来承接天花板上落下的尘土的装饰。

承尘之下,垂着数十条丝绦,每道丝绦之上,都贴着朱砂符咒,丝绦的末端,则缀着一个刻有李字的铜铃。

顾昭屏息凝神,灵觉洞幽咒的微妙感觉蔓延至眉心。

丝绦垂悬处的铜铃显然暗藏玄机,只要有人经过其下,那些统领的示警声便会传遍整座楼阁。

他思索了片刻,忽然轻轻踏出一步,他脚尖接触地面的刹那,青砖表面荡开一圈环状的波纹,恍若夏日池塘中忽然绽开的涟漪,又在须臾间隐入砖石肌理。

这是他在玄枢阁中悟出的地脉共鸣之术,同样承自张衡,来自于与浑天仪同源的地动仪。

第二步踏落时,他身形如游龙般欺近丝绦三尺之内。

不做任何停留,他毫不犹豫地踏出最后一步,衣袂带起的气流轻抚铃壁,惊鸿照影般凌空掠过禁制。

就在铜铃的铃舌将动未动之时,顾昭三步踏下引动的震颤,恰于此刻递传至丝绦。

踏步引发的涟漪恰似游鱼摆尾,丝绦上密布的感应符纹泛起微波,两股震颤竟在须臾间彼此消弭。

铃铛只是发出了一阵轻微的震颤,铃舌略略一晃,终未发出任何声响。

顾昭伏在廊侧的阴影之中,山河引气诀将周身毛孔尽数闭合,将双耳灵觉扩开,细微的声音自左前方的房间中传来。

“公矩先生,如今九阴已然齐聚,你说的那个阵法,何时可行?”

一个年轻的声音率先发问,语气中略带急促。

“李公子放心,阵法已然布好。此番多亏了李公子和许子远的妙计,方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此阵。”

另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回答道。

许子远?顾昭捕捉到了一个自己熟悉的名字。许攸?他为什么会在这里?

“如此说来,那九阴星门阵,已然可以实施了?”

年轻的声音再度响起,显然便是另一人口中的“李公子”。

“不错,不过尚需最后一味引子,只需要再取得一条龙魂,便可将紫微帝气尽数转嫁合肥侯。届时汉室气运必当星移斗换,由幽转明。”

这个声音属于第三个人,应该是许攸。

“龙魂?此等神物要去何处寻?”

“孟津渡口蛰伏的东海龙子,银鳞冰瞳,正合阵眼所需。”

老者的手中似有龟甲的碰撞声响起。

“九阴既备,三日后老夫便亲赴孟津。”

“全仗襄先生筹谋。”

襄先生三个字一出,顾昭登时心头雪亮,那老人是名动平原的阴阳大家,襄楷,襄公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