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毕业论文(2 / 2)

不过,李奇维也不在意,量子论会议都挺过来了,难道还怕个小小的本科答辩,到时候颤抖的恐怕是台下听众。

确定毕业事项后,李奇维照常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

刚一进入,就听到卢瑟福和威尔逊在哈哈大笑,于是他走上前去,“哦,伙计们,在笑什么呢?难道有什么重大突破?”

威尔逊看到李奇维来了,连忙拉着他,说道:“嘿,布鲁斯,猜猜卢瑟福发现了什么?”

李奇维明知故问,“难道是对放射性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卢瑟福高逼格地一笑,帅的掉渣,磁性男低音缓缓说道:“布鲁斯,你真是料事如神,没错,我的实验证明了放射性的本质,我把它命名为【放射性半衰期】。”

“并且实验结果显示,所谓的a射线就是氦离子,这与X射线很不同。”

李奇维顿时来了兴趣,当年汤姆逊推荐卢瑟福去加拿大,给的课题就是研究“铀盐”的放射性。

没错,就是原子弹需要用的那种元素:铀。

自从2年前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放射性后,物理学家们发现,越重的原子,它的放射活动就越强。

因此铀作为目前已知最重的天然原子,受到了世界各国物理学者的深入研究。

所有人都想搞清楚,为什么物质会具有放射性。

现在,这一重大成果,终于被卢瑟福捷足先登了。

历史上,卢瑟福就是凭借这个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搞物理的拿化学奖,俗称跨领域执法,恐怖如斯)。

由此可以看出,导师能给出一个好课题,对于学生来说有多重要。

而且接下来卢瑟福就会用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原子核的存在,紧接着发现中子。

最后,用中子去轰击铀原子,就会产生核裂变反应,这就是原子弹第二个理论基础的时间线。

卢瑟福心情极好,他已经开始整理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李奇维想的则是,与他打好关系,多学习一点铀的知识,为后面做准备。于是问道:“卢瑟福,你准备将论文发在哪里?”

卢瑟福一愣,“这我倒还没有考虑,本来是打算发在德国的《物理学年鉴》上。”

李奇维牛逼哄哄地说道:“不用舍近求远,不如你也发在《自然》上吧,以后就把《自然》当成我们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御用期刊。”

“而且我还是《自然》的主编,到时候给你安排个大封面,如此重要的发现,必须得高调宣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