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地摊上的筒子钱!(2 / 2)

“这一行水深得很。”张毅想起方薇曾说过的话。

她听外公佟老头专门讲过这类趣闻,很多沉迷于开筒子的收藏者都曾中过招,赔得血本无归。

有个钱币圈的老藏家甚至花了几万买了一堆筒子,结果回去后开出来全是假货,气得差点当场心脏病发作。

只是没想到,古玩市场上居然还有真筒子存在。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张毅决定立刻出发前往金玉路古玩市场。

到了金玉路古玩市场,张毅轻车熟路地找到了第23号摊位。

摊主是个中年男子,身材微胖,正悠闲地坐在摊位后,手里把玩着一串老旧的铜钱,神情惬意。

他的摊位与周围那些摆满琳琅满目的古玩摊位截然不同,上面堆满了一坨坨锈迹斑驳的筒子钱,在众多摊位中显得尤为扎眼,

“老板,这筒子钱怎么卖?”张毅蹲下身,随手拿起一柱筒子钱,仔细端详。

只见最外层的铜钱上,隐隐约约能辨认出“嘉庆通宝”几个字,锈迹斑斑,却透着一股岁月的厚重感。

摊主抬眼看了看张毅,笑眯眯地说道:“小伙子,眼光不错啊!这可是刚出土的清代筒子,还是上好的大长连,一斤五百块,概不还价。“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开出极品五帝钱呢!”

他所说的“五帝钱”,是指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五位皇帝在位时发行的铜钱,在钱币收藏圈里,这五枚铜钱合称为小五帝钱。

一套品相完好、质地精良的五帝钱,在如今的市场上,少说也能拍出十万块的高价,是许多古玩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珍品。

张毅听着摊主这番言辞,心里忍不住暗自发笑。他心里门儿清,一套品相绝佳的五帝钱,哪能这般轻易就从筒子钱里开出来?

更何况,摊主话语里那股子夸大其词、试图忽悠人的意味,实在太过明显。

不过,他今天的目标并不是五帝钱,而是藏有那两枚永安钱的筒子。

“老板,你瞧这筒子钱,锈得这么厉害,价格上能不能通融通融,便宜点?”

张毅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一边试探着询问,一边将手中那柱清代筒子钱颠了颠。

摊主一听,赶忙摆摆手,脸上摆出一副斩钉截铁、毫无商量余地的神情,说道:“小伙子,你这可就外行了。你瞅瞅这锈色,这蓝绿锈多鲜亮啊!”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可是实打实、刚出土不久的生坑好货!品质上乘着呢,价格真没法再降。”

“你要是真心想玩,挑一柱试试手气呗,说不定运气爆棚,一下子就开出一套五帝钱,那可就赚翻啦!”

张毅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生坑和红绿锈都是古币圈的专业术语。

生坑,指的是那些刚从地下出土,钱币表面还附着着泥土,保留着原始出土状态的钱币,与出土后经过人们长期把玩摩挲,包浆熟旧的熟坑钱币截然不同。

而红绿锈,则是因为铜钱长期深埋在含铁量较高的土壤环境中,受复杂的化学反应影响,钱币表面生出红绿相间、斑驳陆离的锈迹,这种锈色独特,极具观赏性,在古币收藏爱好者眼中颇为吃香。

虽说张毅并非专门钻研古币收藏这一领域,对这些专业门道了解有限。不过,他相信系统的判断。毕竟,系统从未让他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