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我真该死呀(2 / 2)

因此他连忙摆摆手,笑着说:“周结哥,你这是哪儿的话,我知道你是在开玩笑,我哪儿能当真呢,待会一定得帮我签个名。”

一场风波还没开始,就已消弭。

宋墨一转头就看到奚美绢正笑眯眯的看着他,“小鬼头,你还挺有办法。”

他耸了耸肩,朝奚美绢笑了笑,做出无奈的表情。

剧组的人到齐,田沁心却不着急着开始排练,而是让大家先自行琢磨自己的角色。

宋墨此时自然也跟着大家的节奏,思考着“谭嗣同”是谁?

说起谭嗣同,好像大家一个个都很熟悉,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的形象就是他眼神坚定、英勇就义的场景。

但是这样一个谭嗣同和其他英雄人物有什么区别吗?

宋墨对这个问题琢磨了半天,最后还是奚美绢提醒了他。

“你要找谭嗣同和其他英雄人物有什么区别,你就得找到谭嗣同的不同之处。”

谭嗣同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宋墨最后决定从他的一个抉择入手,那就是谭嗣同为何选择“殉”?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我愿中国流血从我开始。”

既然一起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都能临阵退缩与逃跑,为何他不跑?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

宋墨认为自己如果搞清楚了这些,也就弄懂了谭嗣同这个角色。

因此他开始试着找寻答案。

谭嗣同是官宦世家,因此对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危亡,其实是有着很深的认知的。

他这个人受的是传统教育,但是他对于新式文化也有接触。

他的性格比较刚毅,并不圆滑,甚至可以说有些执拗。

最关键的是他对于变法的决心,其实远比康有为来的大,康有为某种程度算是一个投机者,他对于自己的政治理念没有坚定的信念,而谭嗣同却甘愿为自己的政治理念赴死。

“我带头走变法路线,我就该为这种路线活,也就该为这种路线死。这路线不通了,我最该做的事,不是另外换路线,而是死在这路线上,证明它是多么不通,警告别人另外找路子。”

他就是这样有各种缺点,有着自己追求的一个人。

等到宋墨弄清了戊戌变法时的政治背景,梳理顺谭嗣同与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以及夫人李闰的人物关系时,他再重读剧本,忽然发现,自己的视角是和之前不一样了,一个新的“人物种子”出现了,带着点烟火气,不再那么冷冰冰。

宋墨的变化自然被田沁心看在眼里,她本来是做好了,如果宋墨自己琢磨不明白,自己花大力气来帮助他的打算。

但是她没想到,宋墨就靠着奚美绢的一句指引,靠着自己,就把谭嗣同这个人物给啃了下来。

她也不得不感慨:“英雄出少年。”

随着大家琢磨了四五天的角色,田沁心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策略。

整个剧的排练总算是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