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我叫谭嗣同(2 / 2)

谭嗣同:寺庙是个好道场。

普净:祈福。

谭嗣同:超度。

普净:许愿。

谭嗣同:忏悔。

宋墨感觉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他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稳稳地吐出。

台下的田沁心此时心中的大石也放下了大半。

她虽然对于宋墨很有信心,但心中还是不由担心他会因为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而过于紧张。

现在看来,这小子就属于戏来疯的类型,这个表现可比她预想的还要好。

台下最前排的祁红早在宋墨念第一句台词的时候,就紧紧盯着他了。

她不懂话剧,但是她懂宋墨,看到宋墨的神态。

她立马压低声音和旁边的宋天说道:“你看儿子还挺轻松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宋天也笑着回应:“这臭小子两个多月没着家,倒是真弄出了点东西。”

他此前也没怎么看过话剧,但是昨天晚上他也是突击了解了一下话剧的基本情况。

按他的看法,他认为此时宋墨的表现就是严格按教科书来的。

无论是台词还是感染力、表现力,一点也不比台上任何一个人差。

这场年度大戏,除了普通观众外,自然还有许多媒体记者以及评论家。

因此可以看到,在昏暗的光线下,有不少的人拿着笔记本,不时在记录些什么。

杨博文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他是北青周刊的编辑。

土生土长的燕京人,父母都是记者出身,因此他从小就喜欢文字,也喜欢看话剧。

这一次听说李敖的《BJ法源寺》被改变成话剧后,他也是极为惊喜。

因此早早就和主编商量好了,这一次《BJ法源寺》话剧公演的新闻就由他来写。

刚好,他也可以趁着采风的机会先一睹为快。

他这种书迷加话剧迷,其实很不好“伺候”。

此时他就蹙着眉头看着台上的宋墨,其实一开始,他看到宋墨上台,心中就咯噔了一下。

无他,太年轻,也太帅,实在有些过于夺目了。

尤其听到宋墨念起:“当修佛心,远离有形。我叫谭嗣同。”时,他的呼吸都不由急促了几分。

无他,只因他知道谭嗣同是这出戏的关键角色。

因此,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完了!国话这批人疯了,竟然找了个小白脸来演谭嗣同。”

要不是他还要写报道,他恨不得此时就起身离开,然后写一篇雄文大骂一顿。

他实在有点不忍,自己如此喜欢的书,被国话的人这么糟蹋。

台上的宋墨,当然不知道有人仅看了一眼他,就把《BJ法源寺》这出戏判了死刑。

相反,在他的视角里,当他滔滔不绝念着台词时,他发现观众是那么的认真。

他几乎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也能看到他们的神情正随着自己的讲述而变动。

宋墨忽然有一种明悟,原来观众已经随着自己的叙述进入情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