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天时间。
五千青壮与大批物资,全部迁移完毕。
并派了一千精锐人马,由张飞、赵云这两员大将统领,负责保护青壮们的安全,清除一切不稳定因素。
至此。
刘备才有时间休息,恢复下自己的精神力。
长时间的开启时空门,消耗的精神实在太大了,再开启下去,可能导致极度的疲惫与精神的崩溃。
故而刘备打算休息几天,不再频繁的使用时空门。
其次就是长长松了口气。
粮食不足的问题,不必再感到焦虑和担忧了。
维斯特洛大陆那边,正处于‘长夏之季’的末尾,大概还要持续一两年,然后是秋季,等到凛冬到来,少说得五六年后,这期间在河间地这片区域,不用担心地里种不出粮食。
而五六年时间,足够刘备做很多事情。
至于新野城这里,处于不同势力的边界地带,随时可能爆发战争,不太适合种田发展。
但刘备不会放弃这块地盘,依然会进行开发经营,逐渐成为自己最稳固的基本盘。
再者只要搞好跟曹老板的关系,尽量不闹翻,能威胁到新野的势力,几乎没有,南边的刘表,也没那个胆量主动来犯。
只要能平稳发育个几年。
等手头有了海量粮食,有了足够多的人口。
届时不管是维斯特洛大陆,还是汉末世界这边,不管是谁,都不能在自己面前大小声,更不能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甚至野心再膨胀一些,统治两个世界,加冕为两个世界的皇,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是要一步步来,做好手头的每件小事才行。
只是把这几天积压的公务处理完成,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时分。
这个时候,刘备又忍不住暗暗感叹:自己身边的人才,实在太过匮乏。
尤其是合格的文臣谋士,可谓少的可怜,能用的就那么几个面孔,可独当一面的,更是一个都无。
话说是刘备不清楚人才的重要性么?
是他过于重视能打江山的武将,忽视了能治理江山的文臣么?
当然不是!
一方面这个时代的人才,大多出自世家大族,少数出自寒门(家里有几十上百亩地的才叫寒门),出身最底层的,几乎一个没有。
其次,世家大族喜欢看人下菜,惯于捧高踩低,最是看不起出身寒微者,更不用说主动投效。
唯有袁绍、袁术这些‘四世三公’的高门大户,才值得他们效力,才符合他们的身份和脸面。
好比一位婆罗门,只愿意为更高贵的婆罗门服务,不可能给某位达利特打工。
这就是刘备为何很难招揽到顶级谋士的原因。
包括出身阉宦的曹老板,一开始也没多少优秀人才投效,等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及郭嘉、荀彧等人看清了袁绍的底色,大感失望后,曹操的阵营里,才开始谋士如云,人才济济。
而历史上刘备通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卧龙’诸葛亮,其实也属于寒门子弟,需要亲自下地躬耕,才能养活自己。
“对了,我要不要提前三顾茅庐,把我的孔明请过来,帮忙分担压力?”
“不过,算算时间,现在的诸葛亮,只是个十九岁的毛头小年轻,若是重用,定会引发不满,得再等个几年,才可征用。”
“除此之外,历史上刘备驻守新野后,徐庶前来投效,被拜为军师,帮忙打赢了博望坡之战,宣传和提升了刘备的声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连诸葛亮都是他推荐的。”
“话说徐庶现在人在哪里?为何不见他过来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