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看来,袁术僭越称帝,完全是在自寻死路。
虽然他手中有十万兵力,占据了大量地盘。
但他称帝的那刻起,就成了天下公敌,招致各方打击。
而忠于袁术的,只有纪灵、张勋、桥蕤等二三流将领,非常好打。
至于‘天下第一猛将’吕布,是个长有反骨之辈,哪怕跟袁术结为姻亲,也会毫不犹豫的背刺,毕竟这种事他做的非常熟练。
镇守江东的孙策,更是时刻想着自立,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反而会倒戈相向。
加之袁术不得民心,也不受世家大族的追捧。
刘备估计,顶多两年时间,袁术就会败亡,甚至更快。
若是加入到袁术的讨伐之中,必能获得不少好处。
“主公,我们可写檄文一封,厉斥袁术僭越之举,并联络曹操、刘表等诸侯,共同征讨袁术。只是我们兵力不足,蜷居小城,还要开发桃源之地,恐抽不出兵力,去讨伐袁术,不如隔岸观火,仅做声援。”
徐庶提出了他的观点和建议。
作壁上观。
看着各方诸侯打生打死,消耗力量,己方则默默发育,安心种田。
何况刘备手里仅数千兵力,根本没实力掺和进去,只能在旁边喊喊加油。
糜竺等人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坐在右边的关羽、太史慈等武将,不由撇了撇嘴,有些不置可否。
在关羽等武将眼中,打袁术如同刈菜一般,可轻松立下战功,收获胜利,就算兵力确实不多,但可以跟曹操、刘表等诸侯合作,跟着打打辅助是没问题的。
只要立下了大功,不论是地盘、人口,朝廷都有可能赏赐下来,怎能按兵不动?
不过武将是否有机会参战立功,要看主公与谋士们的讨论结果,他们不能直白的表现出自己的欲望。
故而徐庶发表观点后,一众武将都眼巴巴的看向了刘备,想听听主公的想法。
“云长。”
刘备却看向了关羽,询问道:“现下军营之中,除了去桃源之地的将士,还剩多少老卒,多少新募新兵?”
“大哥,还有三千老卒,两千新兵,合计五千人!”
关羽连忙站起身,昂首朗声道。
没错,过去的两个多月,留守在新野城的他们,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徐庶、糜竺一直在负责吸纳与安顿流民,关羽、太史慈等人则从中挑选合格青壮,训练成为新兵。
而这个时代招兵非常简单,只要能拿出粮食,再竖起招兵旗,就不怕招不到人。
关羽口中的两千新兵,还是从数万流民青壮中,优中选优的结果,淘汰率很高,若是降低标准,招1万新兵都不成问题。
“五千兵力……”
刘备念叨着这个数字,又看向徐庶、糜竺等人道:“元直、子仲,我有一个想法,袁术称帝,战端必起,届时定生灵涂炭,流民无数,故而可让云长带着一千老卒与一千新兵,前往许都,协助曹操讨伐伪帝袁术,为灭袁术贡献一分力量,以示效忠朝廷之心。
此乃目的之一,但云长另有两项任务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