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第五天。
赵云带着数百兵马,回到了鸦行丘。
带回了一批高价值的战利品。
带回了近三百阵亡战士的骨灰。
同时也是为了汇报他这几个月里,他所做的工作和成绩,相当于述职报告。
议事厅内。
“主公,赫伦堡一战,云以弱击强,硬拼泰温大军,虽大胜,却过于冲动,折损太多汉家儿郎,殊为不智,请主公责罚!”
赵云抱拳半跪在地,满脸羞愧自责,虽说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但想到那些阵亡战士的家属,他不知该如何面对。
“起来吧。”
刘备走过去,把他扶了起来,温声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当此之时,换做是我,也可能会为河间百姓冲一两次,你不必自责,阵亡将士的家属,我会尽力安抚。”
“主公!”
赵云眼含热泪,又拜了一拜。
激动的情绪平复下来。
关于赫伦堡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划,众人又好好探讨了一番。
首先,赫伦堡及周边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且是十分肥沃之地,放弃掉是不可能的,必须牢牢地攥在手中。
因为这绝对是一块龙兴之地!
其周边的可开垦土地有数百万亩,可种植小麦、水稻等作物,一年至少三熟。
旁边有个面积巨大的神眼湖,渔业资源丰富,又临近三叉戟河,再往东不远是出海口,意味着能打造出一个航运便利、物产丰富的经济中心,如同扬州一般的地位。
这块地方只要经营得当,不仅能吸纳上百万的人口,也能带来无数的财富。
未来的发展潜力,至少是鸦行丘的数倍。
不过……
赫伦堡尚处于战争的最前线,容易受到战火的影响波及。
其次,受到河间战争的摧残后,现在的赫伦堡百废待兴,人口稀少,各类物资匮乏,想要把这里发展起来,不仅需要投入很多人力,也得投入大量的物力。
且必须维持一支5000人以上的正规军团,安排一员大将镇守,如此不管遭遇什么敌人,都不至于快速沦陷,能坚守一段时间。
而这位镇守大将,自然是赵云最为合适。
军队的话,再让陈到带着一千人的弩兵部队,前去驻守赫伦堡即可,加上赵云麾下已有的4000多兵力,合计超过五千。
但粮食方面,需要通过水运的方式,提供约50万斛粮,以供五万人半年之需。
“主公,我还需要2万名十六岁以上的男丁青壮(必要时全部征召为兵),在赫伦堡旁边,打造一百个的堡垒屯垦村,再收拢当地的数万百姓,开垦出数十万亩的良田。争取在半年内,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