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明为赋诗,实则暗斗(1 / 2)

定昆池夜宴前,韦皇后本欲提拔一批韦氏一族的年轻子弟。

可苦于没有理由向李显提及。

因此在韦巨源的建议,宗楚客的谋划下。

韦皇后就示意李裹儿邀请李显游览定昆池,举行宴会。

为的就是在这宴会上,显露韦氏子弟的才学,好举荐他们入仕为官,以此壮大韦皇后一派的势力。

安乐公主李裹儿初听之下,也觉得可行,她卖出的墨敕已经很多,可大多只有个闲职。

一到了晋升关键位置,就总会被太平公主的人拦下来。

李裹儿着实气恼,因此她也同意自己母后的想法,开始推动宴会举行。

不过,李裹儿其中还有着小心思。

那就是让李重茂露个面,下月同吐蕃使团的比赛中获得胜利时。

用这个契机向李显提及当祭天大典终献一事,她也能以此获益。

“韦相如此想法甚好,就令他们都上来罢!”

韦皇后没等李显答复,便直接下了决定。

李显小声咕哝了几句,就也听之任之。

韦皇后右首下侧,马秦客和杨均见此情形,相视一笑,暗道自己聪明决断,跟对了人。

“马狂必挨打,人狂易生祸。”

李重茂看着韦皇后一番独断的作为,如此想道。

随着一众韦氏子弟的加入,宴会场地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太平公主眯着细长的丹凤眼,淡然看着韦皇后独自一人的表演。

眉头一皱,眼角的皱纹愈发明显。

李重茂见她再度转身看向自己。

“四郎,现在可没有什么德高望重之辈,你可上去凑个热闹了。

本宫可是听婉儿夸赞过,你随口的一句‘宰相肚里能撑船’,可是让她觉得十分不错。”

这真是闺中密友,什么话都不隐瞒。

李重茂听到太平公主这话,只得起身:

“侄儿谨遵姑姑教诲,不过重茂诗句若是作得差,还望姑姑帮侄儿说句好话。”

再拒绝下去就不太好了,太平公主根基颇深。

在没有拥有绝对的筹码时,与她针锋相对,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太平公主看着李重茂的背影,目光同回身望着她的宋之问、沈佺期二人交汇。

三人同时点头,似是达成了某种默契。

李重茂刚走到宴会中央,就见黄门侍郎李日知立在,犹自叹气。

方正的国字脸上,显露着愤愤之色。

李重茂看向李日知笔下的纸张,除了几点滴落的墨水,竟然是一字未写。

他出声问道:“李侍郎何故愁闷?”

李日知侧身看到李重茂,脸上的神色些许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