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请君入瓮(二)(2 / 2)

那枚天眼石是用黄色玛瑙石打磨而成,纹理自然,表面温润光滑泛着金黄光芒,透明通透中,内里好似有瞳孔一般。

活像一只金色的佛目。

一块三尺铜镜立在那支着天眼石的木制莲台后面,镜面微微倾斜。

三面透明素纱制成的屏风将木制莲台围在中央,屏风后还支着烛台。

木制莲台前,摆放着一个烧着檀香的铜炉,一缕青烟缓缓升腾,有些云雾之间的感觉。

随着南面窗户斜透进来的日光,穿过那屏风洒在天眼石上,形成一处光斑,让天眼石泛着点点金光,又经过后面铜镜的反射,散落周围的屏风上,带着淡淡光晕。

颇有一种日出云海、散发着佛光的感觉,只不过那“日”被换作“天眼石”。

李重茂忍不住拍手赞叹:“史供奉真是巧思,看似平平无奇的一番摆设,每一处都深思妙用,结合之下,竟然能得出此种巧妙的天地景色,真是令小王佩服!”

史崇玄脸上带有几分自得神色,躬身低头道:“大王过誉,此等陈设不过平常,若无大王想出的那‘天眼石’,臣就是再多巧思,也于事无补。”

史崇玄一副自谦的神色,话语中却有些巧妙地捧了李重茂一句。

他跟在太平公主身边多年,有些则天大圣皇后时期弄出来的“祥瑞”,或多或少都有他的一番巧思在里面。

因此,摆设这些,对于他而言真就是稀松平常。

所以,史崇玄的自谦态度是真,至于那话语中的捧,有几分真假,那就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李重茂摇摇头,并未因为史崇玄的吹捧便洋洋自得。

他心里清楚,自己也不过只是拾前人牙慧。

真要每一步都落到实处,还是得依靠这个时代的大唐子民才是。

“若是小王没猜错的话,史供奉这番布置,眼下应该是还没有到最佳时机,而那莲台之下,恐怕也别有一番窍门。”

李重茂看着那只是泛着微弱金光的天眼石,又望向屏风后尚未点燃的烛台,轻声问道。

面前的天眼石虽然有着金光,但看上去效果还是差强人意一些,若是猜测不假,那屏风后的烛台肯定有史崇玄特别的巧思在里面。

仔细打量下,那木制莲台也不仅仅只是简单做个陈列“天眼石”的支撑。

史崇玄闻言连连点头,目光望着南面的窗户道:“大王所料不假,还需等到午时之后的斜射日光全然进入房间,再辅以烛火微光,方才是最佳。”

“如此,那便静待史供奉展现一番,小王很是期待。”

李重茂嘴角微扬,噙着笑意,眼含深意地看着史崇玄说道。

目前的状况,太平公主得到的利益越大,他能从中取得的好处也就更多。

毕竟,向太平公主提及与吐蕃的马球比试一事,只是表面目的,更深层,是要让太平公主在祭天大典终献一事上,能为他发声。

就算太平公主做不到为他发声,但也要至少保证,等李裹儿再度向李显提出那般近乎无礼的要求时,太平公主那一派的人,能保持沉默,那这也是最大的好处。

摇旗呐喊者,李裹儿肯定会去自己寻找。

自己只需要在李裹儿的摇旗呐喊者出来说话的时候,去减少一些反对的声音,那就足够。

“四郎对供奉的这番布置……可还觉得满意否?”

正当李重茂思绪时,太平公主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回身望去。

太平公主在宋兰的陪同下,步入房间,脸上带着自得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