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茂扭头看了他一眼,只是轻笑,随后把目光看向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此时也结束思绪,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他后,噙着笑意看向那位益西大师。
“本宫拜读《大智度论》佛经时,曾读到‘天眼通者,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能见粗细、远近、前后、内外诸色。’这样一句,不知可否请两位法师替本宫解惑?”
这句佛经当然不是太平公主读到的,是李重茂告诉她的。
她虽然礼佛,但却不喜读佛经。
就像是许多人表面上虽然经常求佛问道,用此安慰自己或是别人,可一旦事到临头,但凡那佛家话语中对自己有限制时,便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抛诸脑后。
左眼财,右眼灾。
左眼跳时,财源滚滚。
右眼跳时,身体欠佳,定然不准!
李重茂听着太平公主将自己给她讲述的佛语,一字不差地说将出来,不由心生一笑。
净善法师眉目含笑,眼神不经意间与太平公主对视,圆润的脑袋微微下垂。
想来这净善法师早就已经与太平公主暗地里说好。
一旁的李重茂见净善法师那般小动作,联想到自己初次来慈恩寺时,便是净善身边的小徒弟智惠引路,心中如此想道。
净善法师轻捻佛珠,上前一步双手合十道:“公主此言善哉!《大智度论》此言是说,天眼是‘清净智慧’所生。初任住持玄奘法师也曾说,‘粗细内外’实则为阿赖耶识中的诸法显现。
可见天眼乃是佛赐之物,寻常世间,恐怕难得……”
净善说罢停顿片刻,看向益西问道:“此乃贫僧拙见,不知益西大师有何不同看法?”
益西大师转动经轮的动作停下,踱步上前道:“上师所言有理,我大蕃修行者修‘天眼通’时,也时常纵观雪山圣措,闻见‘色界四大清静色’,犹如密法中的‘地水火风’四相。
如有天眼观想,想必能实修‘见远近诸色’此等茫然佛法。”
“益西大师当真学问通达,令本宫受益匪浅!”太平公主轻拍手掌赞叹,随即目光看向李重茂,“不过本宫想借大师话语中的一词,考考吾家侄儿,请大师做个评判如何?”
益西大师双手合十:“大唐公主所求,外僧自当应允。”
李重茂却对太平公主突然把话题转向自己这里,有几分困惑,但他也拿不住,只好迎着太平公主的目光上前一步。
“四郎,本宫想考一下,你可知大师话中圣措是何意?”
嗯?
这么郑重其事,就为考我这个?
李重茂心里一愣。
圣措是什么意思,他能猜到几分,措在藏语中是湖泊的意思,纵使隔了千年,应该是相差不大。
何况益西话语中所说是雪山圣措,结合一下,他应该说的意思是雪山圣湖,只不过那“湖”被他用“措”替代而已。
“回姑姑话,若是重茂猜测不错,‘圣措’应当是圣湖的意思。”
太平公主闻言点头,看向益西大师:“请问大师,吾家侄儿所言有差否?”
益西大师脸上惊异之色一闪而过,手上的转经轮不自觉地转动,微微低头:“大王所释之意,未有丝毫偏差。”
恰逢此时,南面窗户午后的日光斜射进来,房间中顿添一抹亮色。
太平公主面露满意之色,转过身子,双手轻轻一拍,那木制莲台屏风后的烛火……
应声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