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的布局大致分为前寺后塔。
前面部分是礼佛的区域,建有佛殿、经堂等。
后面是典藏经书与寺中弟子修行。
寺庙的最北端,是一座七层砖塔,专为藏经修建而成,塔内供奉着佛家舍利、贝叶经等。
而在这座藏经塔下。
有几个身影站立在台阶下。
一位光头持戒和尚,两个穿着圆领袍衫的人,还有一位是一身吐蕃服饰。
正是李隆基领着普润、刘幽求,以及勃禄星。
塔下修行的僧人已经离得他们远远的,只是看向普润的目光有些怒气。
勃禄星走上藏经塔的台阶,饶有意味地围着那藏经塔四下观看,不时面露鄙夷神色。
“主上,我等贸然领着勃禄星来此,是否有些不太妥当?”
刘幽求那吊梢三角眼眯了眯,瞥一眼勃禄星后,在李隆基身旁小声问道。
李隆基背负双手,摇摇头:“无碍,我等只是为来找寻益西大师。”
说着,他将目光看向正与慈恩寺僧人怒目对视的普润,不禁再度摇头。
铮!
铮!
禅杖触地的声音响起,李隆基与刘幽求循声看去。
太平公主大踏步走着,右侧身后跟着净善法师与益西大师……
而在左侧……
陛下的四郎,怎么又在此处!
李隆基眯眼看着那个高大身影,不自觉深吸口气。
奇怪,这李三郎领着勃禄星、普润等人来这大雁塔做什么?
李重茂随着太平公主等人的步伐,看了一眼那高耸的石塔,心里暗自揣测。
眼见太平公主的到来,那刘幽求与普润率先走到一边,让开位置。
李隆基则是迈着步子迎上来,近前站定,微微躬身:“三郎见过太平姑母。”
太平公主立定身形,轻抬眼皮,语气带着几分冷冽:“临淄王这般急躁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她心里是有些愤怒之气的,原本正与那吐蕃僧人相谈甚好。
却无端被人打断。
李隆基不着痕迹地看向李重茂,心中轻叹。
李重茂见他向自己看来,向他点头轻笑。
李隆基收回目光,语气带着几分谦卑:“姑母容罪,实在是尚论勃禄星回到鸿胪寺后,突然发现益西大师不见。
细问鸿胪寺官吏后,侄儿得知四郎与益西大师来到此处,遂领着使臣来此。”
他也不想故作此种谦卑姿态,只是自打进长安以来,借由王毛仲邀请那些禁军士兵宴会,似乎总是进展不顺,让他不由心生郁闷之色。
而本来与自己姑母还算可以的关系,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悄然改变。
眼见祭天大典步步逼近,若是在此之前不做改变,那就只能回到潞州去接着做他的别驾。
恐怕再难回到长安。
这几日带着勃禄星西市吃酒,城东打马球,让他获得几分往昔的快意感觉。
加之刘幽求所说,勃禄星在吐蕃地位不低,也有可利用之处。
他也顾不得是否病急乱投医,便想着好生与勃禄星结交一番。
既然内里无法寻求改变,李隆基便想从外部找寻合适机会。
太平公主轻笑一声道:“临淄王颇为尽心,倒是本宫让四郎将大师请来此处,未曾事先告知,是本宫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