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夜静人不平(1 / 2)

“大王,我等不再做些什么吗?”

隆庆坊,临淄王府中。

正是夜深人静之时,但此中一间房屋内,烛火却未曾熄灭。

刘幽求望向端坐案桌后的李隆基,轻声询问道。

李隆基半个身子藏在阴影中,使得刘幽求看不清他的面貌,拿捏不准他的态度,只好小心翼翼试探。

“木已成舟,眼下怕是不好多做其他举动。”

李隆基身子往书架后靠了靠,话语中带着几分迟疑,但却很是坚定。

刘幽求跟随他也有一些时日,自然明白李隆基这不是在寻求他的答案,而是自己已经做了决断。

蓬莱殿的宴会,刘幽求自然没有资格参加。

于是在听完李隆基的转述后,他便试探性问出上面那句话。

沉吟片刻,刘幽求再度开口:“大王,眼下这般,那温王声名越是高涨,越会助长皇后的气焰,对我们也就越发是不利。”

李隆基藏于袖口中的手,猛然握拳攥紧。

“依你之见,又该如何?”

他竭力抑制住心底的情绪,声音压得很低。

“听闻谯王一直居于均州,无诏不得回长安……”

刘幽求话说一半,眯着他那吊梢三角眼看向李隆基。

谯王李重福不受韦皇后待见,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此次南郊祭天,各地的藩王都被召回长安,可李重福却是那个意外。

韦皇后明令禁止他来到长安。

或许是心怀幻想,李重福还特意上奏李显,言说,天下之民皆得赦免,为何却独将他排除在外呢。

要说此事李隆基等是如何知晓的呢,那也算是凑巧。

这份奏书恰好落在与相王李旦交好的官员手中,等这位官员准备将奏书呈递李显时,却被韦皇后拦下,命令将其作废。

李隆基很快反应过来,明白刘幽求这是劝他,可效仿李重福的遭遇,找寻机会将李重茂赶出长安。

但有一个逃避不了的问题……

“温王尚小,虽勉强达到就藩的年纪,但陛下如今只余此子在长安,此事只怕不好推动……”

刘幽求也想到这里,于是便沉默下来。

纵然李显没有立这位温王为太子的想法,但……

李重茂毕竟是李显身在长安城的唯一子嗣。

皇位传承向来是国之大事,再怎么说,也得留一个血脉在国都,以防意外发生。

“大王,此事暂且从长计议。不如,先从安乐公主那里着手如何?”

李隆基一听,先是困惑,后又换作不屑:“安乐公主?就她那跋扈性子,成不了大事,无须在乎!”

刘幽求轻笑:“大王此言差矣,属下听闻大王言说的那些话语,大概能猜出些许……”

李隆基见状坐直身子,作出一副倾听的姿态。

“这位公主明面上虽然一字一句,都在替那温王说话帮腔,但依属下对这位公主了解,怕是她别有其它想法。

因此属下猜测,这位公主殿下内心对待温王的态度,恐怕还是普通对待前太子那般。

是以,我们何不先化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刘幽求话说得好听,实际就差明说挑破他姊弟二人间,目前表面上看起来融洽的关系。

闻听此言,李隆基忽地想起前太子李重俊谋反被杀的事情。

联想到那时李裹儿对其的态度,心中忽的明悟几分。

这位从小备受宠溺的安乐公主,恐怕打心眼里瞧不上当今陛下的那些庶子。

至于她为何会选择帮腔李重茂,恐怕真如刘幽求所言,别有一番小心思在里面。

“这倒也是个不错想法,但还需想法子接近安乐公主。”

李隆基点点头表示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