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大清早。
大队长就放了串鞭炮,正式迎接新年。
各家各户贴对联,挂灯笼。
小孩子换上新衣服,在村里奔跑,相互炫耀,我的衣服比你的衣服好看,你的衣服比我的丑,也不敢往灰里走,生怕给衣服整脏喽。
老屋子房门打开。
“1977年,真好!”
张耀祖伸了个懒腰,晃晃脖子,开始一天的学习。
大年初一。
家乡这地方的习俗是各自在家,不宜串门,拜年得等大年初二。
张耀祖记得,大人会警告小孩:“大年初一不能进别人家屋子,要不然人家会拿猪食塞你嘴!”
其实就是觉得大年初一进人家门,会带去晦气。
这不,胡伟来找张耀祖,也只敢蹲在院子里,没敢进屋,生怕对方拿泔水塞他嘴。
“今天来这么早?”张耀祖疑惑。
胡伟挠挠头,憨笑道:“今早大队长给咱们知青发了只鸡,我寻思着拿过来给你们尝口汤……顺带,拿了两条红纸,写个对联贴门上。”
“行啊!”
“平日里没白让你蹭饭!”赵学民立马搬火炉子到院里,又抓了块晾干的天麻切碎,炖进鸡汤里。
味道绝了!
“开饭!开饭!”
张耀祖放下书本,闻着香味蹲到火炉边:
“天麻煮鸡,滋补!”
三人顾不得聊天,大口吃饭。
……
上午,刚吃过饭。
村大队的广播响起——
“通知!通知!”
“经过我与隔壁盐城大队长商议,今年第一场陀螺比赛,在我们大库村举行……村里技术好,有力气的青壮年、知青,等一下到村口集合!”
陀螺比赛?
“啥玩意儿?”
胡伟有点听不懂,是他认知里的陀螺吗?
“陀螺……北边也有。”
赵学民老学究样思了思,道:“同样是一个陀螺一根棍一条绳子,但大有不同!
这地方的陀螺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款式不统一,而且用料也不简单,多是紫木,牢固、耐造....至于为啥耐造,就有说法了。
他们找一块空旷土地,在空地上丈量出相距五米左右的两条线,一条线用来转陀螺,一条线用来打陀螺。
以村大队为一支队伍,比如咱们大队和隔壁大队。
一支队伍在远处的线上转陀螺,另一支队伍站在近的线上,把陀螺丢出去打那颗旋转陀螺,打中了就比谁转的久……”
他巨细的讲述一遍打陀螺形式。
嚯!
胡伟仔细消化完,恍然:“照您这么说,还真和我们北边打陀螺有点区别哈。”
“那区别大喽!”
赵学民夸夸其谈。
张耀祖拍拍胸脯:“换我没受伤之前,我得去当压轴人物,俗称——老鸭!”
“老.....鸭?”
胡伟眉头狂跳,当鸭子吗?
“队伍里总有一个带头人,类似班长!”
张耀祖嚼一颗蚕豆,解释:“打陀螺,一个队伍有七八个,最厉害的压轴出场,就像鸭子带娃,所以可以称老鸭!”
“那咱去瞧瞧呗?”
“走着!”